- Dec 16 Sun 2018 11:41
〈歲末感懷——一條走向杏壇的路〉
- Oct 25 Thu 2018 19:45
〈戊戌秋某日有感〉
〈戊戌秋某日有感〉
人生真滋味,自識哀恨始。哀恨徹心扉,痛惟己心知。子胥夜白頭,蘇秦錐刺股。其事歷歷在,見諸史傳中。自古即如是,非己獨有之。行健以自強,何須自哀歎?
那天,同拙荊談了許久,想到以前種種時,就這麼從我口說出:「在我身上,『孝』字寫法和常人不一樣,不是公式,也非套路,就如是寫。」
那是對先嚴的愧疚,是對拙荊的歉意,是恨極後之綿綿慵懶與冷肅。
是日,自云:「人生真滋味,自識哀恨始。」信然。
- Feb 07 Wed 2018 01:53
〈金紙爐化字紙有感〉
〈金紙爐化字紙有感〉 海澄 劉景詢
今天中午(2018/02/06),年終掃除清出不少小犬所寫之書法練習紙,加上前年索取的手寫春聯,全部集中起來,趁著社區有將金紙桶擺在外頭的機會,就順勢在大門口化掉。
用打火機將紙張點燃,一張一張、一疊一疊地放入金紙桶,火焰將字紙化作輕煙。整個過程,讓我想起敬字亭這東西。在客家聚落中還能看到的設置,也知道它的作用就是化掉字紙。可當我實際踐履所謂的傳統時,霎時感受到:
- Feb 07 Wed 2018 01:39
〈國中二年級下學期《健體》課本風波有感〉
〈國中二年級下學期《健體》課本風波有感〉 海澄 劉景詢
軒然大波的翰林國二下《健體》課本,該書八十一頁云:
性跟隨人類經過了漫長的發展,性的背後還是要有強大的道德力量來約束,於是人有情感需求並且要對彼此負責時,婚姻的建立,就是讓兩個人接受道德、法律的規範。
- Jan 20 Sat 2018 22:53
〈因臉友問以論專業與民主〉
- Nov 12 Sun 2017 21:02
〈丁酉年九月廿四日有感〉
〈丁酉年九月廿四日有感〉
朋友的臉書上,轉貼某大律師寫的讀者來函,是關於國中生想去當明星,不要讀書這檔事。那人當然是看似有理之狗話一籮筐,因非重點,故不贅言。
然而,朋友寫到偶爾會有國中準畢業生來問,他們不想念書,想去學表演藝術,以後當明星。當然,當演藝人員,是不是可以不用讀書?雖然很讓人嗤之以鼻,但這是另一回事,姑且按下不表。
- Oct 17 Tue 2017 21:34
〈聞左忠毅公軼事造神有感〉
〈聞左忠毅公軼事造神有感〉
海澄 劉景詢
聽聞有人批評〈左忠毅公軼事〉乃造神之文,心裡頗不以為然,略為寫下心中所感,聊表對古人之敬意。說來方望溪〈左忠毅公軼事〉這篇文章,也真能嗅出桐城派古文的義理價值取向。這取向,我以為當是:為天地良知、為百姓,絕不向惡勢力低頭。
- Sep 22 Fri 2017 23:42
〈文言文學習之我感〉
- Sep 18 Mon 2017 21:16
〈論哀恨〉
〈論哀恨〉 海澄 劉景詢
人於天地,如逆旅過客,恰似埃塵,喜樂榮耀、哀怒瞋恨,轉眼是空。子胥受誣,家毀人亡,百姓苦其恨,故郢破屍毀。善人不終,伯夷叔齊,絜仁行義,餓死首陽,求仁得仁,能無怨哉?
古人如是,今能無外乎?生值此世,哀怒瞋恨難免矣。譬如驟遇緩急、誣陷,時難以盡言,眾不明而讓之。方此際,則心生哀,情衍恨,悲忿輪轉,胸中盡是塊壘,此人生之苦極也。
- Aug 27 Sun 2017 23:46
〈文言文於今何用之我見〉
〈文言文於今何用之我見〉 海澄 劉景詢
要談文言文於今有何用前,請先讓我掉掉書袋:
古人云「理在事中,即事踐理」。良心知此理,理事以情義,此中有難以言書處。正事理之然耳。欲破古人言者,真知傳統乎?或一知半解,或尚西風,於古人智慧藏,實無所知,徒誇誇而談,以偽疑真,而其實無所知,不過惑亂人心,真造惡也。
- Sep 15 Thu 2016 10:30
〈丙申中秋有感〉
〈丙申中秋有感〉
風骨必建安,音聲須正始。建安有正氣,正始保其身。
濁濁亂世下,沉浮於其中。敬靜養其氣,遠禍以養生。
知人察時勢,進退以從容。際遇雖由天,全身以俟時。
風骨音聲俱,通權以達經。
- Jun 03 Fri 2016 22:28
〈讀西門豹治鄴有感〉
〈讀西門豹治鄴有感〉
嘗讀黃梨洲〈財計〉一文,其論富民之要,省賦稅外,尚有習俗、蠱惑、奢侈三害。三害之外,亦須為民計遠興利。蠱惑一事,與西門豹治鄴同矣。蓋孔子雖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然治民之事百端,能盡使民知之乎?漢褚少孫補西門豹事於《太史公書》,觀豹之治鄴,正經權之判用耳。
- May 20 Fri 2016 22:51
〈某夜無題有感〉
〈某夜無題有感〉
我想,該來談談何以對宗教總是冷漠,但對國學,尤其是儒學之體用,儘管功夫還不到家,卻能投注在其上?
原因其實也沒多複雜,也不是多麼博大精深之理由。不過就因為當年父親過世、與母親交惡、與妻子結婚後遇到的種種風波,甚至還有怪力事件也讓我遇上了。那些年的爭吵、懷疑、孤單,讓我在極度痛苦之餘,還能苟且偷生的,不是甚麼他媽的宗教,也不是甚麼怪力亂神,而是《太史公書》,是以前讀過的《論語》、《孟子》、《老子》和《莊子》。
- May 06 Fri 2016 23:12
〈讀伍子胥傳有感〉
〈讀伍子胥傳有感〉
子胥,天地間至剛烈之人也。其性剛,其情烈,「剛戾忍訽,能成大事」,非虛言矣。父、兄俱蒙冤以死,獨員不奉矯召,遠走全身以圖日後,故奢云「楚將苦兵禍矣」。既蒙難白之冤,被不共之仇,心中戚苦,誰人能知?
- Sep 26 Sat 2015 20:01
〈乙未中秋有感〉
〈乙未中秋有感〉
最近感觸頗多,在此先略說一件。每年公務員考試,總會見到錄取者高調宣傳、謝祖謝宗。
理論上,這是好事一件,值得恭喜。然而,心中頗感矛盾的是,這些考上的公務員們中,有些人平日在網路上謾罵政府、罵某政黨,可一旦考上政府公務員卻又欣喜不已,好像整個背景架構制度都與他無關似的。
- Sep 20 Sun 2015 01:35
〈乙未入秋有感略書〉
〈乙未入秋有感略書〉
最近偶爾會想:是不是,也該到了一個可以不再以某些人、事為憤恨範圍或目標的年紀了?例如「你」的事情?這問題,問了幾次,想了又想,我還是這麼回答自己:
人還活著的一天,路還要走,人要前進,但該算的帳,總有一天自然要算清!
- Apr 18 Sat 2015 17:43
〈我正在進行的「我以為」〉
坐在便利超商的椅上,我望著眼前的海南雞飯,心滿意足地扒了起來。
- Apr 12 Sun 2015 16:10
〈齟齬之後,我心之所感〉
〈齟齬之後,我心之所感〉
我知道這是一個人與人間互動頻繁的社會,但有些事情,真的只能自己去面對、處理。
聽來很孤單,或說孤僻,但生命不就是這樣嗎?也因為如此,自己在進行許多人生階段目標,不是每個人都有義務理解你在做甚麼。
今天,別人願意傾聽、幫助,那是來自他人的善意,感念在心頭;別人不願意幫助,那也很正常,因為對方本來就沒有協助你之必要,換個方法就是,無須記恨在心。
- Apr 02 Thu 2015 22:24
〈感動、哀傷、痛惡、憤怒,然後呢?〉
〈感動、哀傷、痛惡、憤怒,然後呢?〉
人生歷練稍稍豐富後,當練就一種冷眼的功夫。不是要冷血,而是需要距離和時間。大凡遇到愈讓人感動的事,越要讓自己的心眼更冷。不如此,則無以辨是非。
是了,就是需要分辨事情表象背後的是非。是非不分,則事無以立、無以成。孔子云:必也正名乎。想來,其意便在此。事實上,事情的出發點,最初多半是善意的。只是在各種宣傳包裝之下,我們會看到少數突出的優秀者。所謂的神,就這麼被造出來了。
在現代資訊發達的社會,雖是眼所見、耳所聞者,卻未必是真。這情況還真應了電影《變形金剛》第一集那句話「眼見不一定為憑」。經歷了那麼多感人的包裝後,我總是要提醒自己,把眼中的淚忍住、收回,因為感動的背後是甚麼?接著又是甚麼?那是我全然不知的範疇,既不知道,小心總是好的。
- Mar 18 Wed 2015 22:01
〈三˙一八週年倏忽有感〉
〈三˙一八週年倏忽有感〉
今日雖然是三‧一八週年,但腦中根本不想這事。只是,在騎車回家路上,不知怎地,突然有以下文字浮現、滑過我的腦海,感受如下所云:
將心思化作文字,透過網路虛擬的符號,傳送到對方那小小的終端螢幕上,手指不斷地滑啊滑。
- Oct 06 Mon 2014 00:31
〈關於《JOJO奇妙冒險‧SBR》的一些文字〉
〈關於《JOJO奇妙冒險‧SBR》的一些文字〉
在「臉書」上,偶然看到一篇文章,敘述關於劊子手在死刑改成槍決後的出路云云,除了讓我想到《一代宗師》裡的老姜之外,就是JOJO第七部《Steel Ball Run》裡的傑洛‧齊貝林。不同於晚清劊子手的沒落,傑洛為了尋求擔任處刑官的意義,也為了幫一個捲入冤獄的少年爭取大赦,參加了橫越北美大陸的SBR大賽。
- Jul 23 Wed 2014 13:33
〈關於通關密語〉
- Jun 18 Wed 2014 23:46
〈六月十八深夜有感〉
〈六月十八深夜有感〉
隨手抄下一段話,作為此文之開頭:
我現在還是「負數」,我想朝著「零」前進啊!我只想把遺體弄到手,把自己的「負數」歸為「零」而已啊!—強尼‧喬斯達,摘自《JOJO奇妙的冒險‧SBR》。
- May 09 Fri 2014 23:48
〈五月九日之雜感〉
〈五月九日之雜感〉
這陣子,心裡實在是有諸多感覺,也難以盡形諸於文字。那天因為一滴雨,落入眼中,突然有了這麼一點感觸。這樣的文字,就,請見諒吧!
一滴雨,落入眼中,化成淚水的一部分
而後,隨著時代的哀悲,喋喋不休的家人,一起流出
- Mar 23 Sun 2014 13:54
〈三一八學運以來的心底話〉(深思重整版)
〈三一八學運以來的心底話〉(深思重整版)
這幾天,在路上所見,心有所感,發而為文。先是在去程時,看見便利超商外有個人趴跪在地上,旁邊擺了一個容器,在向路過的人乞求金錢的援助。若是過往,我心裡會為之揪結,或予十元、五十元不等。而今,我不見得會如此,不是機心鐵腸,而是真要幫助的話,得要從更根本的問題著手,才是正本清源。是故,我往外走,避開那人,直續前行。
數小時後,回程路上,則是看見一中年婦人路邊擺攤,販賣口香糖、文具等小物品。原本匆匆經過,但思考一會後,還是折返一下,買了一條潔牙口香糖。二十元的小物,但我是向婦人購買口香糖,不是所謂自我感覺良好的「施捨」。是我有需求,他可供給,銀貨兩訖,如是而已。
- Mar 17 Mon 2014 01:45
〈《一代宗師》觀後雜感〉
- Dec 22 Sun 2013 17:25
〈十二月廿二日觀窗外雲開見日有感〉
〈十二月廿二日觀窗外雲開見日有感〉
連續數日的陰雨寒風,偶見陽光露出,心中卻有一種天地和諧的安定之感,於是隨手寫下一段文字:
寒風蒼雲過,復見陽光開;雨歇亦非晴,無喜也無悲。讀罷東坡詞,復吟歸去來;世間愛惡欲,卻干吾甚事?
- Nov 10 Sun 2013 02:10
〈「以直報怨,等價對償」——觀《史記‧伍子胥列傳》小感〉
- Oct 19 Sat 2013 00:30
〈人生甫自廿八始〉
- Aug 31 Sat 2013 00:41
〈八月卅一無題而有感〉
〈八月卅一無題而有感〉
貧多哀悲,窮多怨懟。六尺男兒,安能鬱鬱久居下?行路雖艱,顛沛造次,焉能捨道而不履?仁者自覺,義者宜也。
權變惟心,自反而縮,縱是那千夫指,萬夫罵,橫眉冷對自徐行。天地皆知,此心安矣,雖乖於時,然與天通。何憾之有乎?
- Aug 22 Thu 2013 13:52
〈《獨角獸鋼彈》第六集〈宇宙和地球〉觀後小感〉
〈《獨角獸鋼彈》第六集〈宇宙和地球〉觀後小感〉
一、無論結果,盡心無愧
第六集〈宇宙和地球〉閱讀過數次,一直想動筆寫些甚麼,卻仍未寫出。近來,公民參與的熱烈,看著新聞和臉書畫面,即使未能親臨現場,但心中的感覺已然清晰。
- Jul 06 Sat 2013 23:08
〈《怪物》觀後雜感〉
〈《怪物》觀後雜感〉
一、重點摘要
已忘記是大學時,還是碩班時,終於接觸到浦澤直樹先生的《怪物》。此中,大量的心理學與精神醫學的描述,往往讓筆者吃不消。照慣例,一樣是到三十有幾後,輔以人生歷練,加上不斷地閱讀、思考,或能勉強一窺作者之意。
- Jun 08 Sat 2013 01:17
〈《進擊的巨人》讀後雜感隨筆.其之一〉
- Apr 13 Sat 2013 17:25
〈電影後二三小語之四月十三有感〉
- Mar 09 Sat 2013 11:05
〈從「孝女白琴」看社會之「集體正義」〉
〈從「孝女白琴」看社會之「集體正義」〉
因為世界棒球經典賽的舉行,這塊土地又開始一種情感的凝聚、瞬間的感動與幻滅的波動。正逢中華隊先輸韓國,再輸日本,皆以一分之差敗北。
運動之事,如同戰事,勝敗之機,轉瞬之間,殊難逆料。然則虛靜檢討後,問題依舊,又何憾之有?更無須責怪他國如何云云。不是嗎?
- Feb 07 Thu 2013 02:37
〈我的一百種生活之十:回憶,整理中,亦在清算中…〉
〈我的一百種生活之十:回憶,整理中,亦在清算中…〉
整理著各種東西的同時,也觸動了回憶……。
這陣子,整理家裡的東西時,免不了要淘汰一些物品。此中,有百貨公司或大賣場的來店禮,也有些是各類場合抽中的獎品。這些物品,其實都是多餘的,尤其是在空間有限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