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 10 Thu 2011 12:29
〈讀《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有感〉
- Mar 06 Sun 2011 11:38
〈非關正經,無間雜想:孔廟隨筆〉
〈非關正經,無間雜想:孔廟隨筆〉
數年之前,在桃園孔廟,曾聽聞有人質疑何以孔子神像不安置在大成殿,反而在東廡角落?當時本想親自上前解說,但恐對方以為自己愛吊書袋,故依舊沈默不語。數年後之今日,偶然復思之,略述於此,僅供參考。
以筆者淺聞,略知在明太祖時,詔告孔廟不設神像,一律安奉牌位。因當時各方頗有議論,孔子塑像會因塑者不同而神韻各異,故以牌位代之。今日看來,當時此舉更有其意義在。此意義為何?不迷信、不執著、不貪求是也。
- Feb 27 Sun 2011 19:26
〈我的一百種生活之七:農村一角落,天地自開展〉
〈我的一百種生活之七:農村一角落,天地自開展〉
今天,偶然經過農村旁邊,梯田水稻,兩山環抱,中有小溪緩緩流過。水稻田裡,或是引水、或是鋪上一層綠油油的秧苗,準備插秧,再搭上春天午後柔軟的陽光,悠閑靜謐。騎車在這條路上,早就不是第一次。然而,每一次的路過,無論稍長或短,總是能帶給我不同的體會與省思。
下午路過時,看見兩個小朋友拿著小漁網跑在路上,想來是要去撈小溪裡的魚或什麼動物吧?雖然只是短暫而倏忽地,但聽著他們的跑步聲,看著手上拿的小網子隨風飄動,彷彿他們指引著我重新開展這個世界。此際,腦海中忽然浮現的,不是什麼是非對錯,而是這是他們接觸這世界的方式。
- Feb 21 Mon 2011 10:56
〈某日,讀《孝經》、《弟子規》有感〉
- Feb 09 Wed 2011 15:36
〈我的一百種生活之六—「先生,要叫小姐,包全套嗎?」〉
〈我的一百種生活之六—「先生,要叫小姐,包全套嗎?」〉
筆者常思考的個體文化自覺問題,其實說到底就是內在超越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可就在今天下午,一通未顯示號碼的電話,讓我感受到現實與內在考驗的強烈衝擊。電話那一頭,是一個年輕少女青澀的聲音,開頭便說「外叫小姐包整套服務,XX地區賓館皆有優惠」之類的促銷語。電話這一頭的筆者,頭一次聽到這樣的話,心裡卻是五味雜陳,但沒等她說完逕自將手機切斷通話。
電話掛掉之後,想了一會,卻有點後悔。後悔者何?沒能趁機對這女孩說:「如果可以選擇,別做這個吧!」隨即又反問自己:「這樣做,就真的有用嗎?你又知道這背後有什麼陷阱嗎?憑自己目前有限的社會經驗,萬一同情心反過來被利用,其所帶來的災難是否會傷害我的家庭?」
- Jan 31 Mon 2011 07:54
〈嗟來之食,食乎或否?〉
- Jan 25 Tue 2011 00:27
〈關於《霍爾的移動城堡》之隨筆〉
- Jan 09 Sun 2011 11:18
〈偶讀《史記‧游俠列傳》有感〉
- Jan 03 Mon 2011 00:35
〈小談村上春樹之學運觀感與初讀《知識分子論》小感〉
〈小談村上春樹之學運觀感與初讀《知識分子論》小感〉
一、無力而重複的歷史循環
這次,再從《挪威的森林》說起吧。如前文所述,筆者閱讀村上春樹小說之感受,尤其是關於六九年學運前後的作品,約略可讀出其充滿空虛、無力的渾沌與迷惘之感受。
- Dec 24 Fri 2010 14:16
〈初看《獨角獸鋼彈》OVA第二集〉
- Dec 17 Fri 2010 17:51
〈世界一小角之小小風景〉
〈世界一小角之小小風景〉
那是在一所山上的建築群裡,在圖書館走道旁,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這裡沒有松、柏,它的附近周遭,只有著矮矮的草、近乎一個人高度的菅芒花,還有那略高的樹木們。
有一個小小的消防栓箱,不知何時安置在那裡。他的存在既無所謂美感,也沒有什麼造型,只是純粹地機能性地存在著。不過,頂上卻多了一管小小的燈,無論何時,永遠都是酷酷的,持續發出一樣的光芒。
- Dec 17 Fri 2010 08:53
〈「馬後砲」之對《挪威的森林》電影小感〉
- Dec 09 Thu 2010 09:45
〈我的一百種生活之五—「無用?有用?」〉
- Dec 09 Thu 2010 09:25
〈三讀《1Q84》book3之小感〉
〈三讀《1Q84》book3之小感〉
《1Q84》book3裡,當青豆處在躲藏「先驅」教團追索時,一人於孤獨之中,將從前的記憶重新咀嚼與歷經現下絕望處境淬煉後,終於悟出個體自覺的神為何物,將其摘錄於此,補充前文未盡完備之處,其云:
- Nov 24 Wed 2010 21:18
〈十一月某日,再讀《1Q84》BOOK3小感〉
- Nov 12 Fri 2010 19:08
〈初讀《1Q84》BOOK3 有感—「無論冷,或不冷,神都在這裡」〉
〈初讀《1Q84》BOOK3 有感—「無論冷,或不冷,神都在這裡」〉
《1Q84》BOOK3上市第一天,筆者便迫不及待地從網路書店下單購買。收到書之後,更彷彿是飢渴已久的野獸,貪婪地閱讀、咀嚼著書中文字。一方面是一氣呵成地將前兩冊裡作者留下的伏筆滌清,另一方面心中則是有了一股感動,雖然現下還難以名狀,不過在時間的沈澱與反覆閱讀之下,早晚都會理出頭緒來的。
- Oct 29 Fri 2010 17:16
〈「網路交友讓人更寂寞?」—從《惡人》看期待與現實之落差〉
- Oct 16 Sat 2010 12:07
〈非關正經,無間雜想‧其之四〉
〈非關正經,無間雜想‧其之四〉
痛車、EVO9、「判官」、懲罰與奴役
前陣子,新聞報導一部車子,模仿警車顏色塗裝,大搖大擺在街上行駛。我細看簡短畫面,發現那是車主以三菱EVO9(希望不是LANCER改裝的),模仿《變形金剛》的「判官」塗裝,雖然整體外觀與警車頗象,但還是能分出真假。先聲明一點,將私人轎車塗裝成警車,自有違法之嫌,不建議如是為之。
只是,聽那記者的旁白,又讓我感受到一種敵意和自以為是的正義。敵意,是身為一個御宅所感受到的社會歧視。這點,可以說我想太多。然而,那部EVO9車主所為,實是「痛車文化」的具體展現。個人以為,倒是可以由此一點,試著深入探討台灣的「痛車文化」與日本的異同之處。那位記者的口白,好似是坐在那「集體正義」大船上,輕易地對不合社會常規、常識體系的個體發出批判。這種行為,筆者實在不喜歡。
說到《變形金剛》的「判官」這角色,車身上那句:「To Punish and Enslave」(懲罰和奴役人民),和原本警察存在目的「To Protect and Serve」(保護和服務人民)大異其趣,甚且還有一種對國家過份集中與濫用公權力的恐懼與質疑。這麼有趣的深入省思點,竟然沒能在新聞中插個花,略加報導一下,還真有點可惜哪。
- Sep 25 Sat 2010 23:23
〈失根的記憶之花〉
〈失根的記憶之花〉
寫在前面:這是腦海中突然想到方文山先生收集過眷村門牌,突然又與八大山人的畫作聯想,因而寫下,看看就好。
眷村裡,一塊斑駁脫落的門牌號碼。就讓我,將你裱在畫紙上,配上一條綠莖和綠葉,還有那細長微弱的根。
- Sep 25 Sat 2010 22:54
〈我的一百種生活之四:我的筆、走過的路、不一樣的心境〉
〈我的一百種生活之四:我的筆、走過的路、不一樣的心境〉
中秋節那天值班,竟然在不知不覺中遺失愛筆。發現此狀況的當下,心裡非常不好受。雖然只是一枝筆,但畢竟是內人送我的,而且陪著我走過這幾年的風風雨雨。偉忠哥說過:「不得志時就多讀書。」(得志時,更要讀書)
於是,在好友楚門兄的激勵下,我開始提筆寫部落格。此格有多少篇文章,多少內心的感受,不管是辛酸哀苦、喜樂歡愉都透過愛筆,以文字呈現。我便是以此方式沈澱心思,無時無刻進行自我對話。
- Sep 22 Wed 2010 13:33
〈只是拆手,還未弒佛〉
〈只是拆手,還未弒佛〉
最近,因為建國百年在即,想寫一篇關於百年來的文化覺醒的文章。不過,在思考的過程中,突然想起孫逸仙先生的一段軼事。這小故事也無他,不過是說孫先生為了糾正當時一班民眾的迷信,將廟裡供奉的神像手臂拆下如何云云。
眾所周知,國父孫文是一位基督徒(但以故事發生時的年紀來看,應該還不是)。然而,眾人不見得清楚的是,孫先生實是中國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與奉行者。近日,研讀余英時先生《人文與理性的中國》一書,余先生便如是指出。例如,光從「知難行易」學說與其演講中提及「恢復固有之文化」,便可見一斑。
- Sep 18 Sat 2010 12:58
〈御宅隨想‧其之四:三代御宅筆記〉
- Sep 12 Sun 2010 11:47
〈御宅隨想‧其之三〉
〈御宅隨想‧其之三〉
岡田斗司夫認為第一代御宅是一種貴族主義。也就是說,御宅是「生來就高高在上的人,必須背負社會的義務」因為是貴族,唸過上千本科幻書籍,不過是一個基本功夫罷了。再無聊的作品,也得忍著讀下去!
- Sep 10 Fri 2010 11:09
〈「叛逆」的小小聯想〉
- Sep 05 Sun 2010 12:20
〈御宅隨想‧其之二〉
〈御宅隨想‧其之二〉
本月《30》雜誌裡,有場「雙朱會談」,「宅神」朱學恆與「鐵馬阿倫」朱立倫先生的對談,其中談到現下30世代「對前途有股很深的不確定感」。
另外,該雜誌還對所謂「ME」世代(就是30世代)作了一番探究,其中提及:30世代的消費慾望,例如,對明牌精品的喜愛(愛到薪水全花光?)。或藉由出國旅行(瘋狂購物或想炫耀什麼之類的)等消費方式,來展現自我不同處。如是之消費需求,來自內心的不安。過往價值與體系崩解,30世代已無規則與前例可循。部分人逃避婚姻、生子等人生階段,因為環境早已不如過往。
- Sep 05 Sun 2010 11:21
〈觀林壽宇先生個展後有感〉
- Sep 02 Thu 2010 17:14
〈下班後,小閑談〉
〈下班後,小閑談〉
昨日下班,搭乘公車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位中年婦人。初看這婦人,手上大包小包的行李,穿著中似乎透露著一點氣息,但還說不出是什麼感覺。
婦人一上車,對著司機說:「某某站,Fifty NT dollars!」說完,便把行李放到我隔壁座前,背包放在椅子上。再來,從背包裡掏出零錢袋,將五十元硬幣投入車資箱裡。接著,她打量了我旁邊的座位,眼中似乎透露出一點不大喜歡的神色。約兩秒內的時間,婦人似放棄又似不情願地側坐下來。
- Aug 26 Thu 2010 13:04
〈御宅隨想‧其之一〉
〈御宅隨想‧其之一〉
這陣子,拜讀日本宅王岡田斗司夫的大作《阿宅,你已經死了!》,書中所論者,委實精闢,然目前尚在閱讀中,故現下仍難以理出全貌。
不過,以筆者自身的經驗而言,身為所謂的「動漫迷」,在成長歷程中,委實遭受不少非難與誤解。不過,動漫畫的欣賞,卻也開啟了我另一種閱讀的方式。長期以來,對於閱讀有著一點抗拒的我,除了歷史之外,能引發思考的,便是欣賞動漫畫了。
回到御宅文化這檔事,前陣子電視上播放的「乖乖」廣告,便是一個絕好例子。此中對於「cosplay」的爭議,筆者以為不妨當作一種弦外之音,而非對角色扮演有什麼偏見。據岡田所言,最近的「御宅」一族,竟說不出自己何以如此的所以然來,只是一味地想將自己隔絕於群體。筆者揣測,此中似乎帶有一種刻意為之的味道在內。
或許,當「cosplay」或是對「ACG」的喜好與堅持,被坊間媒體、商業團體用來作為一種行銷手法時,過去御宅一族自我獨立與堅持的精神不再延續。同時,所謂的御宅族彼此間的尊重亦蕩然無存,僅是高舉一面旗子,便大喊我是「XX御宅族」時,那股雖然孤獨卻美好的感動,也隨之而逝。那麼,岡田斗司夫認為「御宅已死」之說,自有其成立的理由。
- Aug 22 Sun 2010 15:55
〈非關正經,無間雜想‧其之三〉
〈非關正經,無間雜想‧其之三〉
一、好與壞,善與惡?
這幾天,小朋友在玩鋼彈系列的轉蛋玩具時,總會拿著MS-06F「薩克」或MS-18E「鬥士 」( 德語:Kampfer)問我:「他們是好人或壞人?」原本這是個很好回答的問題,只要說他們是壞人就好。
- Aug 15 Sun 2010 11:24
〈八月十三下班路上偶見有感〉
〈八月十三下班路上偶見有感〉
前天晚上下班,回家路上看到一位比丘尼跪在路旁托缽誦經。原本,我也和其他人一樣,想漠然地走過去。然而,心裡突然想起岳母大人的教誨:「真佈施不怕遇到假和尚!」於是,我摸了摸右邊口袋的十元硬幣(我只是小小的螺絲,也只能這樣了),轉頭走回那位比丘尼的旁邊,將硬幣放到他的缽裡。
這時,我開口問了他一句話:「你這樣會不會太累?」比丘尼回道:「不會。既然出家,就沒有疲累這回事。」我問他:「要不要休息一下?」法師回道:「我在為全球暖化誦經祈福。」聞言之後,我心中頗有感動,同時打住話語,合十告退。
- Aug 10 Tue 2010 12:02
〈處世難〉九九年八月重修版
〈處世難〉
民國九十九年八月重修版(原作於九十二年十月)
近日以來,余有感處世之難,難於上青天。或問:何為此言?曰:放眼望去,普世當下,行事則重得失,與人相交,則喻以利害,故咎禍易生,擾攘難歇。處於此中,言多則失,糾葛益多,徒增憤恨難平而已。
以是之故,毋寧寡言以對。寡言則不失,不失則無事,無事則煩擾不生,煩擾不生則心神俱寧。心神既寧,事功方能有成。
韓退之曾云:「與其有譽於前,孰若無悔於其後;與其有樂於身,孰若無憂於其心。」善哉是言!然既為人,欲無毀於其後,難矣。韓子之言,與仲尼心安之語相近也!處士之有行,猶似桃李不言而蹊徑自成。為人處世,豈能盡如人意乎?但求無愧之心耳!
- Aug 03 Tue 2010 17:27
〈《浪人劍客》32、33集讀後感〉
〈《浪人劍客》32、33集讀後感〉
這幾天拜讀井上雄彥的《浪人劍客》32、33集,讀完後內心仍然感動。是故,將個人感動的心得簡述於下,與同好分享一番。
在這兩集裡,有幾句對白,容我將其摘錄於此。首先,是武藏與又八年幼時的一段對話。那時,武藏每晚都看著星星,就那樣看著看著,彷彿是靈魂脫離身體般。於是,武藏便說:
- Jul 17 Sat 2010 18:48
〈雜想隨筆之漫畫二三語:武藏〉
三、關於武藏
談到井上雄彥的《浪人劍客》。 從28集到31集,個人感觸也不少。四集讀下來,其實就是「上與天通」及「天下無雙」兩個觀念與理念的確認與思考。
與吉岡一門七十人決鬥後,因為腳傷,不但暫時得停下來,更要因此思考:劍對他的生命意義是什麼?對澤庵和尚而言,將從佛陀思想中領略到喜樂與對人世的真誠關懷傳達給世人(同時也是個世間的觀察者),便是他的「上與天通」;對武藏而言,則是手上拿著劍與另一個靈魂的碰撞(不是好殺)。
當手上握著劍(不一定是實質的劍,也可以是一條韌性強的樹枝),心中便能感到坦然、自適,一股寧靜的喜悅,緩緩升上。這就是所謂的「上與天通」乎?韓退之〈送窮文〉有云:「人生一世,其久幾何?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於時,乃與天通。」
- Jul 15 Thu 2010 22:08
〈雜想隨筆之漫畫二三語:鋼彈〉
- Jul 12 Mon 2010 23:36
〈偶讀〈背影〉一文有感〉
- Jun 30 Wed 2010 22:44
〈關於張辟彊之小小商兌‧其之二〉
〈關於張辟彊之小小商兌‧其之二〉
接續上文,呂后稱制八年,高祖留下的大臣們,做了哪些安劉的努力呢?我們先看〈酈生陸賈列傳〉云:
呂太后時,王諸呂,諸呂擅權,欲劫少主,危劉氏。右丞相陳平患之,力不能爭,恐禍及己,常燕居深念。陸生往請,直入坐,而陳丞相方深念,不時見陸生。陸生曰:「何念之深也?」陳平曰:「生揣我何念?」陸生曰:「足下位為上相,食三萬戶侯,可謂極富貴無慾矣。然有憂念,不過患諸呂、少主耳。」陳平曰:「然。為之柰何?」陸生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將相和調,則士務附;士務附,天下雖有變,即權不分。為社稷計,在兩君掌握耳。臣常欲謂太尉絳侯,絳侯與我戲,易吾言。君何不交驩太尉,深相結?」為陳平畫呂氏數事。陳平用其計,乃以五百金為絳侯壽,厚具樂飲;太尉亦報如之。此兩人深相結,則呂氏謀益衰。陳平乃以奴婢百人,車馬五十乘,錢五百萬,遺陸生為飲食費。陸生以此游漢廷公卿閒,名聲藉甚。及誅諸呂,立孝文帝,陸生頗有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