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民進黨、中國共產黨何者缺德〉
海澄 劉明仲
臉書上,看見臺省網友,以長春包圍戰、鎮反、反右、全民大煉鋼及文革質疑中國共產黨與民進黨一樣缺德。於此,我以為那位臉友在時間切割上,混淆奪權與治理之區別。我們可以說中共在取得政權後,於治理上有缺失,造成國家百姓的損失。然而建政之前,種種戰爭軟硬手段,是革命的過程。如同清末民初的暗殺風氣之盛。
奪權之際,運用一切有形、無形之力量、手段以擊敗對手,是於馬上得天下。既得天下、握大權,當轉為治理天下。治理天下,豈可於馬上治之?革命是拆房,治理是蓋房。孫中山因而說:「有非常之破壞,必濟以非常之建設。」拆房子容易,蓋房子、維護房子不易,便是這樣的道理。
太史公於《史記.酈生陸賈列傳》便點出革命奪權與治理國家之不同。漢初,陸賈時常為高祖說稱《詩》、《書》。高帝卻罵了陸賈一句粗話:「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意思是你老子我用革命打天下,哪用得到你所謂的《詩》、《書》?當年楚漢相爭時,儒士叔孫通盡薦斬將搴旗之士,是時空使然。時移世異,時空條件不同當日,哪能再如此革命?於是陸賈便說出那段最有名的對話,其云:
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并用,長久之術也。昔者吳王夫差、智伯極武而亡;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鄉使秦已并天下,行仁義,法先聖,陛下安得而有之?
高祖聞言,立馬修正自己的態度,對陸賈之後的進言,予以悉聽,不敢大意。
過去,中共以政治革命手段奪天下,卻仍以革命手段治理國家社會,自然就是政治反右、大躍進、文革這樣的災難,自是馬上治天下的苦果。而今,民進黨在臺灣的治理,也是奪權選舉手段第一,內政治理卻是敬陪末座,以政治革命手段治理社會、百姓,自然苦果連連。
1976年,文革結束。自1978年起,中共痛定思痛,認清國家治理不可沿襲政治革命手段、於馬上治之,而是要回歸專業,以教育、科學為基礎,紮實發展輕、重工業,以圖經濟之富裕、百姓之小康。由鄧小平重新執政,迄於今日之習近平,改革開放仍在前行,中共也認清要將西方馬克思主義轉化為中國特色之社會主義,打政治之貪、脫百姓之貧,邁向更高層次之小康社會。此次新冠疫情,大陸政府與百姓如何齊心應對,臺省民眾自當能知,莫再欺騙自己一切都是假象。
眼前臺省,於民進黨治理下,內政、外部問題,一律訴諸狹隘的台獨民族主義,所有困頓、挫敗,一律是大陸打壓。配合教育、藝文的滲透,永遠訴諸虛幻悲情意識,又如何能拚經濟?面對新冠衝擊,先是2020一年的自滿蓋牌,不積極準備購買有效疫苗,放任社區感染擴散。終於,2021年,疫情壓抑不住,則又任死亡人數增加。接收日本不願施打之AZ疫苗,造成施打疫苗之青、老年死亡人數遽增。同時,為圖利於高端等國產疫苗,竟阻擋民間團體引進疫苗、蔑視大陸願意提供免費有效之國藥疫苗。草菅人命,惟己利是圖,豈是人所當為哉?
此次新冠肺炎之事,可謂澈底揭下民進黨虛幻美麗的台獨遮羞布。只是,對於臺省民眾,能否由這次疫情擴散與疫苗事件,真正醒悟台獨虛幻?個人以為,仍有待觀察。
倒是年輕一輩,能否從中清醒,不要再耽溺在過去國、高中台獨公民、歷史、地理教育之荼毒?改以務實積極態度,看待眼前臺省問題、兩岸統一問題。莫再以所謂民主自由之制高點,瞧不起大陸年輕一輩與中國共產黨。以眼前台灣局面,不合民進黨、民粹之意者,動輒扣上賣臺親中、舔共的帽子,這與文革有何兩樣?把意見不同者,用各種手段打壓、排擠,這是甚麼民主自由?
誠然,兩岸相互理解不易,但真正還有文革年代那「惟毛是倚」思緒的,在大陸社會也是少數,他們也瞧不起這樣的人。臺省年輕人所謂小粉紅,豈真是馬上治之的小粉紅?
革命奪權與選舉奪權,有異曲同工處,都是要取得政權。過程中,缺德手段必有之。然而,取得政權後,如何對百姓有交代,才是執政者要考量的首要。我們看大陸1976以前的歷史,那是認識與方法的錯誤,造成極為嚴重的後果。然而,看1977年開始的恢復高考、1978年的改革開放迄於今天的種種進步,看看2020以來,大陸如何應對新冠危機。我們還能站在過去那種自以為是的制高點,嘲笑謾罵、瞧不起人家嗎?
至少,我們可以看到1978年以後,中國共產黨對百姓的治理,是負責任的,是較有道德的。可以馬上武力得天下,然而治天下卻有賴務實於經濟發展、百姓普遍受教,更有賴於《詩》、《書》經典之儒教。中共犯過錯,卻能修正改善。當年自詡為中華正統、民主自由的臺省國民政府早已不在。而今的民進黨,透過教改、政治操弄不斷詆毀中華文化、甘為美日鷹犬走狗,任由新冠病毒肆虐百姓,堅拒承認錯誤,更不願修正問題。如此的政治操作,究竟是誰較缺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