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行將崩潰前的日常一角     

不是甚麼大事,不過就為了晚餐出門一趟,到麵館去買兩碗麵。即便很近,仍舊打電話預約,以便到店付款後,提了就走。

很配合地掃碼後,選好小菜,走到櫃檯前,卻聽到前面一位大叔客人對著店內阿姨一串連珠炮,強制要求阿姨應對客人時要戴上口罩。

那阿姨邊結帳邊說她在吃飯,又要接客人的預約電話,一時忙到沒戴。實在很想對他說沒關係,我可以理解,但最終結帳後,只是簡短說了句:「謝謝,您辛苦了」。

這種事情,新聞上、地方社群網站上聽多、看多了,現在只是出門買頓午餐、晚餐都能遇上,比便利商店和宮廟還多、還普遍。離開後,我想到那位大叔那種極力地、強制地、數落式地,或者還略帶責備地(但願是我多想了)要求、訓斥麵館阿姨不應該沒戴口罩的過程。

那位大叔的說法沒錯,那阿姨沒戴口罩也是事實,但不知為何,我在現場看到這過程,那大叔如此嚴厲地要求、訓斥背後的恐懼,卻透過他的語氣與肢體動作傳到我耳裡。

對,就是那份恐懼,對新冠肺炎的恐懼與害怕,讓那位大叔緊張了,或是有理由宣洩他的焦慮、不安了。藉著義正嚴詞、大義凜然似的要求,看來好像是實現了正義、正確,但在我心中,卻覺得這是風暴的累積與強化——一股大亂在醞釀著,還不是在我眼前而已,而是在這島上的每個角落,每一刻都在成形而後積累著。

我想,現在也是晚了,縱使疫苗進來了,但島上的新型變種病毒已然醞釀成熟,疫情的爆發,只是會一波接一波。再看島上的政府,種種惹人議論的應對,不斷加深民間百姓的質疑。那麼,到後面,百姓質疑政府、懷疑彼此,必然是穩定秩序的潰散。

現在是零星的衝突、不滿,一小波一小波地開始,就像上游下大雨,中下游河道上水面開始混濁並漫起波紋。或許,很快地,大水夾帶石頭泥沙殘枝的爆洪,就這麼衝垮數十年建立起來的一切。

人與人間的信賴瓦解、相互猜忌,應該只是這諸神黃昏高潮的一篇章節。後面還會接著啥,我不去想,想了也沒用。我只想要我一家平安,那麼多事,也不是一個書空咄咄的無用大叔能置喙的。老話一句:時間會證明一切。

買好晚餐回到家,洗完澡後,眺望著遠方的落日斜陽,又想到諸神的黃昏……。

 

海澄  劉明仲 隨筆於無用齋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淺論民進黨、中國共產黨何者缺德〉
海澄  劉明仲

 

臉書上,看見臺省網友,以長春包圍戰、鎮反、反右、全民大煉鋼及文革質疑中國共產黨與民進黨一樣缺德。於此,我以為那位臉友在時間切割上,混淆奪權與治理之區別。我們可以說中共在取得政權後,於治理上有缺失,造成國家百姓的損失。然而建政之前,種種戰爭軟硬手段,是革命的過程。如同清末民初的暗殺風氣之盛。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辛丑四月廿二小感〉
 

海澄 劉明仲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聞新店隨機殺人事有感〉 海澄 劉明仲

結縭十數年,拙荊理家,其心細膩謹嚴,故事事留心。以此,吾亦常遭其誡之數矣,偶亦頗感苦煩惱怒也。然縱苦煩惱怒甚極,惱怒復常,仍安之其中。何也?以拙荊理事,規矩其中矣。

世無完美,人亦若是,散漫懈怠,誠難免之,故濟以規矩,矯補其弊也。家有規矩,蓋求本固流暢,得其運作之順。規矩之用,規以律過,矩以匡失。是以家中諸事,先有經常之本,臨事之際,依時而濟衡變。此中之用,經常為本,權變以輔,妙乎於分寸拿捏。

是故,家有規矩,國亦有之,曰法曰律。法律之設,於國以治,予民以準,求基本之固、諸事之暢,以合情理。往昔高祖於咸陽,約法三章,曰: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今有恣意殺人於外者,取人之命,以命抵之,理之固然。聞欲廢死者,以西洋人權之說,於此開脫庇護之,此亦怪甚極矣。

古之聖人,緣情治禮以用,亦設律法以刑罪,故百姓手足以安。於今,法律之用,胡不當如是耶?奈何古人知之,今人反不及?怪哉!怪哉!


文章標籤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從未曾想過

只是隱約地,感覺到

就這麼跌跌撞撞地走

走了幾年,繞了一圈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戊戌秋某日有感〉

人生真滋味,自識哀恨始。哀恨徹心扉,痛惟己心知。子胥夜白頭,蘇秦錐刺股。其事歷歷在,見諸史傳中。自古即如是,非己獨有之。行健以自強,何須自哀歎?

 

那天,同拙荊談了許久,想到以前種種時,就這麼從我口說出:「在我身上,『孝』字寫法和常人不一樣,不是公式,也非套路,就如是寫。」

那是對先嚴的愧疚,是對拙荊的歉意,是恨極後之綿綿慵懶與冷肅。
是日,自云:「人生真滋味,自識哀恨始。」信然。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聞左忠毅公軼事造神有感〉

海澄 劉景詢

 

聽聞有人批評〈左忠毅公軼事〉乃造神之文,心裡頗不以為然,略為寫下心中所感,聊表對古人之敬意。說來方望溪〈左忠毅公軼事〉這篇文章,也真能嗅出桐城派古文的義理價值取向。這取向,我以為當是:為天地良知、為百姓,絕不向惡勢力低頭。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