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後砲」之對《挪威的森林》電影小感〉

 

 

 

一、前言

時值《挪威的森林》電影版上映之際,雖然電影早已拍板殺青,但筆者仍在此稍稍「馬後砲」一下。關於村上《挪威的森林》一書,竊以為與其改編為真人電影,不若以動畫方式呈現,可能會有較為貼近原作世界觀之效果。

 

二、觀點

筆者如是主張,原因如下:

(一)從導演、攝影、演員等而言,目前真人電影版導演陳英雄先生、攝影李屏賓先生,乃至演員松山健一、菊地凜子等人,皆可謂現下一時之選,是沒話說的班底。然,若以改編成動畫而言,在班底部分,當以動畫界幾位前輩,如宮崎駿、大友克洋、押井守、富野由悠季及人物設定如安彥良和等輩大師擔任。

 

何以如是言乎?蓋彼等皆與村上春樹同為當年「六九學運」之經歷者,對於那段日子的時代共同記憶,自當較能掌握住其時代氛圍。例如宮崎駿、安彥良和等多人,正是因為參加學運或有案底,或遭退學,無法進入一般所謂大企業,才進入動畫界,乃至將其思想與理念帶入動畫作品中(由是引發一批自覺之人,筆者亦是其一)。


(二)以動畫呈現,則1969年代前後之背景與環境呈現,較真人電影拍攝容易。以東京對過往記憶的不甚珍惜、保存而言(詳見各相關書或押井守《機動警察》動畫電影版第一集),要重現當年的環境與時代氛圍,並非不能,卻只是大費周章。


(三)改編成電影時,觀者亦需知曉,整部電影感覺必然與原作不同(廢話~)。《挪威的森林》是作者村上春樹對時代共同記憶的回顧與註腳,吾人以為小說是對那個時代的一個總結,而非真正之完成式。該書的主角(或許是村上本人),到結局末了時,仍處在一種抑鬱和困頓之中,那或許是一個時代激情過後之迷惘與虛空。是故,筆者以為由同世代動畫界人物改編為動畫電影,或許更能呈現時代共同記憶。


三、小結—村上的自覺旋律與創作舞步

 如同《舞、舞、舞》裡,僕所確認與遵循的舞步旋律一般,村上真正的醒覺探索,始自《聽風的歌》。寫完《挪威的森林》時的村上,個體自覺的精神已經萌發,但仍不免有困惑之處。《挪威的森林》一書,是他對時代的迷惘之確認。

 

再至「聽風四部曲」之《舞、舞、舞》完成時(為了躲開《挪威的森林》帶來的成名壓力,在希臘完成),村上的個體自覺態勢便已完成。之後,無論是「發條鳥三部曲」、《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國境之南,太陽之西》、《海邊的卡夫卡》、《黑夜之後》……等作品,可視為作者之多方探索與註腳。以1995年東京地鐵沙林事件為分界,之前為個體自覺之完成,之後則是個體自覺之展現與關懷(關懷群體之主軸,還是在著重自覺)。


 

「神戶地震」與「沙林事件」後,從其相關活動及兩部報導文學及後續作品中,可見村上之重新回到社會,關懷人群。以個體的自覺與尋找真正的愛為起點,追尋個人的心安與獨立自主。私以為,《1Q84》是以「聽風四部曲」之主調旋律,輔以作者歷年各重要作品之體悟,再次展現出的個體自覺完滿旋律。


 

閱讀村上之小說,予筆者之感觸是: 即便無力讓改變這世界的什麼,但個人仍然可以保有珍貴的自覺與真摯的愛,而這就是我的神或許,當個體都能找到自我醒覺、安定之道時,群體、社會之不安與騷動便會自然安定下來,各歸其位、各循本分。此或是儒家與道家、佛陀思想所欲告訴世人之不變之理吧!

 

簡短數語,疏漏狂悖處,見笑各方大家,還請包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