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殊師利菩薩  

總在不經意言談間,聽到別人會說出「佛祖」一詞,常使我感到怪異,但我不是宗教師,對那些問題,不願越俎代庖,只是剛好與人討論此話題,心中頗有感觸,就將其寫下來。

 

我想,有些人會以為佛教是要你「拜」很多「神」,從佛陀釋迦牟尼到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大勢至菩薩...等不一而足的「神明」,實在太煩人,不如信仰唯一的真神或「神明」,反而來得簡單、輕鬆。

 

其實,懂得箇中情況的人都知道,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你愛開哪一扇門就從那扇門進去,沒人硬性規定你只能走一條路或開哪扇門,更沒有人(包括佛陀本人)要你將佛和菩薩當成「神」來膜拜。

 

佛教的各類儀式皆有其意義,不用看得太嚴重。套一句當兵時班長最愛說的那句「內心可以輕鬆,但外表要嚴肅」,可沒人說非得如此才可以。所以,請別把佛陀、菩薩當神看,更別當他們是祖宗十八代看。我相信,佛陀和菩薩們也不樂見人們如此,故佛陀常勉勵後學要努力成佛,他主張人人皆可成佛。這麼平等的思想,就請別用「神明」或「祖宗」那套代入,好嗎?

 

舉個例子,記得曾參加過八關戒齋一日。那是第一次參加那樣的活動,完全沒有經驗。最記得的是,禮佛好幾拜時(幾次我忘了),當時拜到快頭昏眼花,上氣不接下氣,真是痛苦極了,當下只覺得整個人快死掉似的(顯見我平常沒在練身體)。

 

那時我便想,來都來了,拜也拜下去了,就別想著怕落後別人怎樣,盡量順著佛號及法器的聲音、節拍引導,自我調整來抓到自己的節奏最重要,別人怎樣看我不管他,要笑便讓他笑去,自己的旋律最重要!後來,還算幸運,沒累趴在道場,順利圓滿結束當天活動,但打瞌睡卻所在難免(中午和晚上各打一次瞌睡,硬撐在那點頭如搗蒜,好痛苦啊)。

 

事後,我告訴自己,那些拜佛的動作,只是運動的一種,目的在幫助你專注於當下,收束紛亂的心思。在那昏頭轉向中,誰還顧得到佛像在哪、法師在哪(不要撞倒別人的屁股就好),能抓住自己的呼吸、節奏就很了不起啦。恍惚之中,雖聞佛號響,然只見自己,不見他人、亦不見佛。你會清楚自己的每個動作,為了別太難受,只得讓自己專心每個環節,若當下想太多,只怕會吐出來吧!

 

說穿了,佛家道場一切都是一個橋樑、一個工具,都是幫助你專注當下的引介。就當那是運動,做得來便做,做不來也不用勉強。若真怕人笑,還有別的方式可以走,不然也可以自己在家練耐力、體力都行,好方法很多,無須執著於某種外在形式。

 

總之,就是別把佛陀當神(涅盤的境界是不可思議、無法言喻,強要說之或比擬於神,只怕是低估佛陀本意了),你看他留下許多經典,目的是希望人可以自覺圓滿、安住當下。他從來沒說要把他或其他諸多佛、菩薩們當「神」(比來比去,沒完沒了),那有違他當初之本旨。

 

是故,就請大家別再叫「佛祖」,請稱呼「佛菩薩」。若是要稱呼釋迦牟尼佛,可稱他為「佛陀」。因為佛陀或其他諸佛不是你的祖先(觀世音菩薩應該也不叫「觀音媽」吧),不要老把他們跟祖宗十八代相提而論(祖宗們會哭吧)。佛陀是人天導師,他教導人們認識自己,還有慈悲與智慧,可他不是你祖先喔,請改個稱呼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