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版序〉[1]

 寫在前面:這篇文字是最近個人閱讀中的書之序文,不是我寫的,是許倬雲院士寫的,只是引用在此而已。若有問題,請以迴響或留言告知我刪除。

 

今天世界各地都面臨的巨大變化,一是經濟方面的全球化,一是以科技發展為基礎的知識經濟。二者之間彼此影響,又牽動文化層面的深層轉變。凡此都將在下一個時代,使人類生活方式產生根本的變化。

 

兩千餘年來,世界各地人們都經歷了由採集食物到生產食物的革命;在蒸氣機發明後,又出現了不再依賴人力畜力而依賴熱能的推動生產工具改進的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的大規模生產,與資本主義的市場體制相合,其發展的地區,亦即歐美工業化國家,遂以此巨大的能量征服了世界市場。

 

因此,優勢歐美地區的人們將其文化與生活方式,包括宗教信仰、現代科學、國家組織……均推廣於全球,成為今日世界的主流文化系統,而其他曾在各地區發展數千年的文化系統,無不低首臣服於歐美的強勢文化之下。上一個世紀,各處學術界的主題,先是以「西化」為課題,旋即以「現代化」為口號,依然將「西化」、「現代化」在為人類發展的方向上劃下了等號。

 

20世紀下半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的經濟與文化優勢,一時衰退。新大陸的美國繼起,雄踞文化與經濟的主導地位。因此,此際歐美的經濟體系擴張於全球,終於將全球經濟逐漸的納入一個呼吸相通、不能分割的廣大世界性經濟網絡,世界各地的資金、原料、勞力為市場各項因素,在交通工具發達、資訊流通迅速的條件下匯合成全球化現象的巨大動能。先是東亞的日本及所謂的四小龍的發展接著是中國大陸與印度的崛起。在南美及非洲,也有類似的現象。同時,歐洲諸國整合為歐盟,其經濟實力之強,已是美國的勁敵。是以世界的經濟秩序,既是整合的一體,又有多元的分工與競爭。

 

人類歷史上,一向有許多區域性與地方性的經濟體,多多少少有所區隔。風水輪流轉,此起即可能彼衰。今日這一世界性經濟網絡,則是休戚榮枯,糾纏牽轉,不可能再有「隔水艙」的區隔。全世界是一條繩上的蚱猛,誰也不能丟掉誰。

 

另一層面的變化是現代科技支撐的知識經濟。最近一個時代,資訊科技與生命科技發展十分迅速。科技知識本身成為生產的資源。擁有一項專利權,即可轉化為商品,博取巨利。於是,資金投入科技研究,市場效應決定了學術研究的選項。由此推演,「知識」已不僅是「求知」的智性活動,也成為謀求利潤的腦力資源。今天的商品其原料所佔的成本,相對而言,可以產生千萬倍的商品附加值知識轉化為市場的效應,以致知識既是生產力也是商品。

 

資金投入「知識」,生產力開發「腦礦」以博取利潤。這一變化,導致知識份子(亦即專業的求知之人),「學得文武藝,賣予商賈家」,依附於經濟利益,難以維持學術的獨立性。在不久的將來,世上將有一個新的「婆羅門」,佔有財富與權力,卻又因為這一結合,學府之門將只對少數特權階層開放,而摒一般庶民的子弟於戶外。

 

在文化層面,在全球交流而又多元的情況下,今日的「主流文明」(歐美文明),其老化的現象卻又日益顯著。歐美以外的幾個文化體系(如中國、印度、伊斯蘭以及一些個別的海島文化),於過去兩、三百年均在歐美強勢文化的衝擊下經歷過「腦震盪」的迷惘與失落。於是,當「主流」老化、僵化,而其他選項不再有自己的活力時,當前的世界各地處處興起文化解構的風氣。這一波瀾壯闊的運動,既是對主流的質疑,也是在文化既衰後的反省。許多過去視為當然的前提,例如神恩,例如「人」的尊嚴……,均難以持之有故。於是,在沒有前提可為依據時,人類社會賴以共濟共存的行為規範也不見了。

 

知識份子,本是人類智性、理性與感性三個領域中為人類尋找存在價值的主力。但是已如前述,知識成為商品及生產力,求知是為了財富與權力時,還有誰盡力在純粹的心智活動中追尋真善美?於是,解散一切價值後,世上剩下的將只有庸俗、平凡、冷漠、猜疑與失落。人類文化,到了這一階段,則是丟失了千年來各種文化曾有的先聖大賢努力累積的成果,如同生物學上的「返祖」現象,人類又回到榛莽未開的原始狀態,一切行為僅僅是生物食色本能的反射!

 

以上描述的未來世界,其實已不是科幻小說的預言,而是冉冉而至的實況。我們活在今天,何其幸耶,在目睹這一個新天新地的降臨。我們不能只是驚惶,更不當放棄。認識了問題之所在,我們或能盡力尋求走出迷宮的道路。這一挑戰,是全體人類共同面臨的。

 

然而,在歐美文化走入困境時,曾經有過「腦震盪」之苦的幾個文化體系,應當為人類共同的未來擔起提供「選項」的工作。這本小書在中國大陸再版,正是為了呼召中國文化的傳人,共同極力再造人類新文明的志業。我盼望,這一次人類文化的轉變,不是終極的崩壞,而是另一次的突破,突破困境,再造新境界。



[1] 許倬雲,摘自《從歷史看時代移轉》一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毘沙門天 的頭像
    毘沙門天

    樸的沉思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