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華文化與本土化,文化意義在哪?想過沒?〉

 

 

先引用許倬雲教授在《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中的一段話,其云:

 

數千年來,中國的經濟網路是這一區域內部的流通機制,經由一個多層次的道路網,聯繫農舍鄉村、市集、城鎮、都市,將各地產品集散轉輸於其他地區,在這一網路上,城鄉之間構成延續體。十六世紀,海道開通,大量白銀流入中國,中國南部參加了全球的經濟網路。北部則相對的留滯在本國固有網路,雖然也分沾了南部的外 溢財富,南北經濟已是不同型態。南北之間,已經有相當程度的疏離。

 

十九世紀,鴉片輸入,又接著是西方近代工業產品的大量傾銷於中國,中國原來的貿易順差,完全逆轉。於是中國長期經濟失血,整個國家陷於貧窮,達百年之久。尤其嚴重的現象,則是本土經濟網路近於瓦解。近代鐵道與輪船運輸,打散了原來的道路網路,沿海通商口岸,鐵道樞紐,及內陸河港,那些新興都市(如上海、漢口),成為中國連外的據點,也是中國經濟失血的管道所在。農村普遍貧窮,尤其內陸與邊遠地區,甚至僅堪餬口。城鄉之間,沿海與內地之間,由相通互濟,變為疏離,經濟發展的差異,也日益擴大,以致生活方式與生活水平,竟如天壤。

 

這一形勢,引發文化層面的相應變化,都市與沿海地區生活日趨西化。現代教育及現代經濟孕育了西化的文化菁英。他們的文化歸屬,已在西方的主流文化。他們投身於將中國改造為西方型態的國家。由於城鄉已經疏離,他們工作越有成效,中國愈為裂解為兩個部份,不但彼此隔膜,到了二十世紀的三十年代,城鄉之間,已如仇敵。國民黨的基地在日趨西化的都市,都市中的西化菁英,迅速的改造中國,卻將農村拱手讓給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日本侵華,都市殘破,西化菁英,失去了基地。於是中共以農村龐大的人口,吞噬了正在蛻變的沿海都市。

 

在這一時期,中國的文化「他—我」,經歷了極為弔詭的幾度反覆。十九世紀以來,先是漢人怪罪滿清,反滿的口號,形成又一次胡漢分野的「他」與「我」。但是, 「滿人」事實上已不再是一個可見的族群共同體時,漢人的「我」,相對於西方的「他」,遂擴大為「五族共和」,甚至將古代凝鑄華夏共同體觀念的炎黃始祖傳說,搬來界定一個多族群的中華民族。於是,到了今天,中國的民族主義再度高張時,卻將一個「民族」界定為多民族的複雜組合。

 

另一方面,堅持中華民族主義的文化菁英,一代甚於一代,已幾乎完全西化,今天所謂政經與社會的「菁英」,甚至已不再能閱讀中國文化的原典,也不能欣賞中國文化結晶的詩歌、音樂與藝術。他們堅持的是強烈的民族意識,卻沒有注意到這一民族認同,既未依託於文化的基礎,而「多民族」的複雜性,也不再能編造血統與基 因的關係。中國的經濟與文化,都正在迅速的歸屬於「全球化」的巨網中,中國卻又努力凝鑄一個可能是排他的強烈民族意識!同樣的軌跡,也出現於臺灣的本土意識;臺灣的經濟已納入全球網絡之中;臺灣的歷史,四百年來,不斷的糾纏於不同文化的疊合。近年來,臺灣接受的西方文化,已經無處不見其影響;可是,有相當人數的臺灣人民,又全心全力投入鑄造「本土化」,卻又不知這一「本土」意識,除了情緒之外,又何所附麗?[1]

 

前言:

這段文字對於當前兩岸的「民族」意識,提出了頗為中肯的剖析。在我而言,更希望這段文字能對部分只會喊「口號」的人士,所謂的「愛臺灣」、「中華國族」口號,不是操弄選舉激情或某些政治考量的藉口,更不是拿來換選票、支持的保證!你們知不知道,有多少樸實的人們,就因為你們那些爛口號慫恿而彼此爭執不已!

 

今天兩岸三地的華人,跟一、兩百年前的華人相較,除了血緣上的關係還存在外,其他的都早已徹底西化。在大喊民族口號、本土認同之際,不妨以認真而誠懇的心態,用心思考本土化、中國文化的定義為何?

 

 

一、大學生,真的大學了嗎?

 

過去常聽老人說:學歷越高越不孝,沒讀書的反而孝順。噫!那反問老人們有無想過,在你們鼓勵孩子讀書、考試之際,又是用什麼樣的心態呢?捫心自問,該是崇尚功利心態在作祟吧!希望孩子讀得越高,以追求高收入,好在親戚朋友面前炫耀自滿一番。

 

正如《韓非子‧六反》所云:「父母之於子也,猶用計算之心以相待也。」父母如此,子女又何嘗不是呢?,都是「人各異心,交計其利」而已。父母有功利之心求於子女,子女亦有功利之欲求於父母,上下交相賊,又何所怨於彼此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及社會都如此功利,凡事都計較有無利益可得,有利則熱心為之,於己無利則不屑一顧。是故,與其感嘆人心不古、教育失敗前,是不是要想:現在孩子們的問題,其實是大家的歷史共業?

 

最近,洪蘭教授對大學生學習態度之嚴正批評,也反應現下社會的功利心態之一斑。當然,此中還參雜了對學習的態度與對師長的尊重問題。對醫、理、工學生而言,人文教育、文化素養似乎與賺大錢無關,不是可以贏得功利的「知識」,故多半不予理會乃至漠視。那麼,同樣的問題對文學院乃至中文系所的學子們,又會如何回答呢?

 

 

二、從「一元僵化」到「邯鄲學步」的文化失根

 

功利之心,自古而然,求取速效,亦復如是。否則法家思想不會大興於先秦,自西漢以降,更遁入儒家外衣裡,被好好的包裹著。然而,過去的華人社會裡,因為有透過儒家為精神主軸(包含道家與佛家)之士人在地方領導,無論中央政府如何改朝換代,對地方民間社會而言,仍然可以妥善運作。在這樣的架構下,諸多人生的價 值觀(如尊師重道等)仍能有效傳遞於下一代。

 

或許是因為明清以來的皇權高張,兼以八股取士,各地士人為代表的社會力不但難以抗衡皇權,在一元統制及封閉自守的心態下,整個社會與文化停止與外界交流。沒有類似漢、唐的多元交融,只有封閉的一元一言堂,直到鴉片戰爭失敗,才將中國敲醒。雖然醒了,卻是驚慌失措地敞開大門,不斷搬進西方文物制度,囫圇吞棗之餘還將固有精神遺產拋出門外。

 

甚至,最後還將這股文化傳承及現代士人(知識份子)徹底摧毀,不論是快速或漸進,兩岸確實也差不多已經將所謂的「中國文化」改造成徹底西化的狀態,但是真的這樣就好嗎?

 

功利之心加上囫圇吞棗而來的西方制度,甚至有人還拚命破壞舊有文化(兩邊都一樣),形成今日的兩岸社會。由此點觀之,諸多問題的產生,眾人不當自我反問、省思嗎?

 

 

三、結語

 

以西漢及初唐之盛為例,那是先後有春秋戰國五百年及南北朝三百年的多元交流磨合,才能締造出兼容並蓄的大氣象(文化本是急不得的事)。自十九世紀末以來,甚至二十世紀一百年,兩岸的西化,幾近是自卑而倉促地一面倒,其種種後遺症,顯現於今日社會,並不叫人意外(諸位大人們,就繼續破舊嘛,破完了之後,你們又立的了什麼新的?)。

 

所以,不管是臺灣的「本土化」,大學生學習態度不佳,乃至中國大陸現下的「民族意識」、「中國是否還是中國」等問題,都是百年「邯鄲學步」下的產物之一二而已。說簡單些,就是全都失根了,故要呼喊口號前,先審視自己所依據的文化為何?你瞭解臺灣嗎?你瞭解中國嗎?你讀歷史嗎?你有深入思考嗎?先秤一下自己的文化斤兩在哪吧。

 

復次,讀書、思考之後,便是要能切合實用,隨時都能應用在生活之中。隨時都能以大的觀點來看事情,權衡整體的方向與利益何在(艾森豪的歐戰策略就是如此,廣正面推進),這是我們讀書學習的意義。例如在《中國學術思想史》及《中國經學史》裡,書中所講都是歷來的士人如何將其所學應用於當世,此中或有不盡圓滿、令人遺憾之處,但其 用心與意志都是為了造福人群,這點在現下的社會中,反而是最少見的。



[1] 見於《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頁123至126,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