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於蒙兀兒帝國及阿克巴大帝之隨想〉


 

一、蒙兀兒的興起

 

蒙兀兒帝國的興起,與中國歷史上的帝國,其實也有幾分類似之處。其創建者巴卑爾或譯巴布爾Bâbur),根據《維基百科》所述:

 

11歲繼承父親的王位,在中亞錫爾河上游稱王,成功挫敗了來自四方的吞併陰謀,但爾後巴卑爾被烏茲別克人打敗,並逐出中亞,被迫放棄重建帖木兒帝國的理想,成為無家可歸的流浪者。1504年阿富汗內亂之際,他率領300名部下攻入阿富汗,建立以喀布爾為首都的國家。1525年,巴卑爾率軍進攻印度1526年,在第一次帕尼帕特戰役中,擊敗由易卜拉欣·洛提國王統帥的德里蘇丹國軍隊,易卜拉欣·洛提陣亡。在征服過程中,巴卑爾以12,000人的部隊打敗了印度的10萬大軍。巴卑爾接著攻取德里,並於4月27日在大清真寺的禮拜儀式上,宣布為「印度斯坦皇帝」,以阿格拉為新首都,建立蒙兀兒帝國,也結束了德里蘇丹國在印度320年的統治。

 

巴布爾在中亞地區失敗後,趁著阿富汗局勢不穩定,取得該地的統治權。接著,再率軍進攻印度,進而取得印度皇帝的資格。這就好比戰國時代的秦、楚、魏、趙、齊等國,位於邊陲險要之地,反而容易發展。漢高祖劉邦也是據關中而東向以爭天下,漢光武帝則是據河北以掃群雄。

 

略知印度地理者,都知道歷來印度之外患多在西北,而阿富汗正是中亞地區進入印度次大陸之要道,據有阿富汗後,長驅直入印度便非難事。以此觀之,帝國的建立,必有其地緣、戰略之故。



二、宗教寬容的啟示

 

馬上得天下,不能在馬上治之。據說,在巴布爾時期便已將尊重多元宗教信仰納入基本國策,但個人從《維基百科》來看,似乎是在阿克巴大帝時才確立此一方針。據《維基百科》所云:

 

由於意識到沒有印度教的支持就不可能在印度境內建立任何強大的帝國,阿克巴改變了幾百年來穆斯林統治者的做法,允許印度教徒擔任高級職務。他也與印度人中的職業戰士、好戰的拉其普特人結成了同盟。為鞏固這一聯盟,阿克巴與兩位拉其普特公主結婚。……但是阿克巴的最大成就,乃是在蒙兀兒帝國境內建立起一套有效率的管理機構,從而遏止了國家的分裂,促進經濟繁榮。

 

事實上,在伊斯蘭勢力剛興起時,他們對基督徒、猶太教徒都採寬容尊重,比當時歐洲國家及天主教會文明太多了,故十字軍東征失敗不叫人意外。日後,鄂圖曼土耳其能征服拜占庭帝國、擊敗其他歐洲勢力的原因,亦復如此。甚至,在元朝初建之時,即使以藏密為國教,對其他宗教也採多元尊重,並未加以打壓。《維基百科》談及其宗教政策則云:

 

一、採用懷柔和親的政策對待土著王公貴族。選用官員上改變原來僅由突厥人阿富汗波斯人擔任高級官吏的傳統,擇用信奉印度教本地人。阿克巴還娶土著公主為皇后,擴大國家統治的基礎。

二、調和國內部宗教矛盾,對非伊斯蘭教徒採用寬容政策,廢除對非伊斯蘭教徒的人頭稅。允許印度教徒恢復先前的信仰。

三、對印度的寡婦殉夫、殺嬰、童婚、神靈裁判等都加以禁止,鼓勵寡婦再婚。

 

由此可以看出其與忽必烈相似之處,但較元朝而言亦有更進步之處,例如廢除非伊斯蘭教徒的人頭稅,即與元朝政府對漢人及南人的不平等政策大不相同。能讓後世史家、百姓稱頌不已者,自有其過人之處。

 

然而,此中要注意的是,阿克巴大帝縱然有心調和宗教矛盾,然畢竟是只能求得一個表面、大致上的平穩。尊重各宗教信仰,對印度而言,某程度上也是承認地方自我治理。儘管有制訂一些法令來改善部分風俗,但終究有其力猶未逮之處,怪不得他或任何一位蒙兀兒帝國的皇帝。

 

我想,在當時印度而言,類似臺灣的分類械鬥之衝突是有的,只是他們是以宗教為凝聚力,就像《貧民百萬富翁》裡的百姓衝突一樣。畢竟,自阿利安人建立種姓制度以來,印度的社會階層似乎就處於一種少有流動的現象,蒙兀兒帝國的皇帝如阿克巴大帝者,也不得不承認這一趨勢。

 

儘管他似乎要仿效拜占庭帝國皇帝,要建立一個新的政教合一的宗教,然而在印度教與伊斯蘭教強大影響下,如此嘗試也雖以失敗收場,但阿克巴的宗教寬容與政治寬容,是值得讚許的。那不僅是一個領導者的大氣度,更是現下生活在臺灣的我們,可以好好省思:在我們這塊土地上,是不是裝了太多功名利祿與貪婪,少了寬容與尊重與知足?



三、帝國與殖民


或許,在殖民而言,可粗分為政治殖民、商業殖民、文化殖民等…。然就本題而言,蒙兀兒帝國以其軍事及政治力量入主印度,或可謂是武力殖民。然而在印度次大陸之多民族而言,畢竟是少數。如同滿清入關後,要以少數統治多數,必須在某些程度上對漢人有所尊重與懷柔,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重開科考取士。


在印度有種姓制度,階級分成四等,宗教又分為印度教等大小不一的信仰分別。蒙兀兒王朝為伊斯蘭信仰,但在當時印度社會中,畢竟屬於少數。掌握住上層的婆羅門和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的控制,自然就容易了。因此,聰明的執政者必然會注意到如何引進當地權豪,並與之共治天下,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因此, 阿克巴採取寬容的宗教與稅賦政策,自有其高明之處。同時,一個能包容多元、相互尊重的社會,才有發展的可能。阿克巴了不起之處,在於他在政治上盡力消除其(突厥化蒙古人)與當地人的隔閡,不像滿清的八旗建制,一直與其國祚相終始,成為滿漢間的一道有形界線。或許,那是身為少數的滿人,不願意像過往的匈奴、鮮卑,在無形中被漢人同化吧?




四、反思


以蒙兀兒來觀看臺灣,從中反思日治時期的臺灣,當時的日本人如何看待臺灣?當時留在臺灣的漢人又如何看待自己?在臺灣割讓後,中原文化的輸入變少(甚至有說是中斷),臺灣的漢文化如何延續?這些問題,其實都有人在著手研究,在這裡其實也不好多說。


不過,在領有臺灣後的日本,其心態毋寧是高傲而自滿的。對臺灣的漢文化而言, 這載體本身也沒有足夠的腹地及緩衝力,來面對日本強勢的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殖民。日治以來,蓬勃發展的詩社,是在日本當局與在臺漢人士紳「彼各異心,交計其利」的折衷下,所造就出的時代產物。


從文化延續、保存及發展的角度看,詩社所代表的古典文學,確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續漢文化,但就像西漢的獨尊儒術一樣,弊端之生在所難免,不可能盡善盡美。在社會交際、政治脈絡上,詩社確實是發揮了相當大的功用,形成的風氣可謂盛大。


上至總督高官,下至平民百姓,不分階級,人人都會作詩,這種盛況,大概就像今日大家都在學英文、考多益、去好樂迪或錢櫃唱歌,或是人手提個LV「櫻桃包」或愛瑪仕的「舶金包」一樣。那作詩風行普及之情景,在今日西化相當徹底的臺灣,大概很難想像,不過就是近百年前的事而已。


不過,一個是帝國,一個是殖民地,原本目的不同,作法自然也有差異。以臺灣而論,最早的原住民上岸的那一刻,對這塊土地而言,是否就是一種殖民呢?從他處遷徙而來的民族,不斷地將自己的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帶入。原住民的擴展,有平埔、高山之分,其間彼此在不斷接觸中,是否也分出他者與我者了?


接著,荷蘭人進入臺灣,又增加了一個他者。然後是漢人的鄭成功,接著是滿清的統治、日本人的殖民,不斷的有他者進入,對先前進入的我者,形成一種文化的、政治的挑戰與交融。就筆者個人粗淺的印象而言,其實臺灣就像一個載體平台,不斷地有新軟體(soft)進入。隨著新的他者載入,舊的我者逐漸被同化或消逝,此中的他與我在轉化過程中,早已對調互換。變成是新的我者,打壓、轉化舊的他者。


說是打壓也有不妥,但是政策上的影響,其實難以將舊有他者消滅(文化上更是如此)。因此,臺灣這個載體上,充滿著各種新的文化軟體,彼此互相融合交會,這點是不輸給世界上其他文明大國的。只是,在研究過程中,如何捍衛文化的獨立自主,不讓政治(藍綠統獨)惡意強姦,是需要每位文化人(觀者如你我皆是)共同守護的。


變遷過程中,其實有很多因素,以我目前的能力,也難以在此交代完全。不過,十九世紀以來的西風東漸與儒家思想的解體,絕對是另一個重要因素,不僅影響著當時的中國,也影響著那時的臺灣。透過日本重新詮釋過的西方文明及少數文化菁英引進的介紹,臺灣的文化與人民其實也參與了這場歷史變革,其結果如何,則是我們目前正在承受的一切。是好或壞,人人心裡有底,如何調整以找出自己的方向?還得看眾人的智慧了。


可以肯定的是,惟有有本有據(諸子百家為體,文史哲合一),多元尊重,不任意切割、藐視中國文化 或其他文化在臺灣的影響與歷史定位,以多元文化的角度重新審視臺灣的一切,才有可能找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方向。政治上的分合與否,不過就是過往雲煙,就且坐江堵上,笑看他秋月春風!豈不快哉?




或其他文化在臺灣的影響與歷史定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毘沙門天 的頭像
    毘沙門天

    樸的沉思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