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劇情提要與聯想
 
     隨著故事情節的進展,這兩集敘述武藏人生的第一個高潮:與京都吉岡一門的決戰。在吉川英治的小說裡,武藏使用二刀應敵,首見於此役。
 
在漫畫27集封面,也能見到武藏手握二刀,相當傳神。一般而言,在劍道中對戰,很少使用二刀,即使是以一對多亦少見。於是我聯想到昆汀‧塔倫提諾的《追殺比爾》第一集裡,烏瑪‧舒曼飾演的女主角以單刀大戰「瘋狂88」的成員(雖然對戰石御蓮是用二刀),就是一個顯例。對於二刀與單刀孰優的問題,使我稍稍思考了一番。
 
    我非武門中人,對於劍道也所知不多,個人淺見以為:以單刀或二刀應戰,不只是視敵人數量多寡,還得依當時狀況而定。以日本刀的重量而言,雙手握刀會比單手握刀順手,也更能發揮威力制敵(除非像武藏一樣天生神力,能二手各使一刀),像黑澤明的《七武士》及角川春樹的《天與地》,劇中武士皆持單刀,他們不僅憑藉本身武藝、利器,更能善用周遭環境及掌握對手心理因素而致勝。以武藏而言,如對清十郎於蓮臺寺野,對傳七郎於三十三間堂,亦復如是。
 
  那麼,在一乘寺下松,武藏為何會用二刀應戰?我想,這也是他直覺式戰法的展現。不管是在小說及漫畫中,都能看出武藏在此役中壓力極大,在當家清十郎及傳七郎相繼被打敗後,從吉岡門徒糾集七十餘人欲置他於死地,並事先在決鬥地點佈好陣勢、設下埋伏的動作便能看出。
 
武藏決心正面回應時,不僅是先取主帥,動搖對方士氣,更以行雲流水般的戰術打擊敵方各據點。在過程中,面對蜂擁而來的敵人,為求生存的武藏,不自覺的以二刀應戰。在小說裡,武藏以雙眼觀察敵人動向,雙手持刀,一刀如一人,發揮以二敵眾的戰力。漫畫裡,雖然較少看到二刀場景,但每個畫面所展現的,仍舊是那股奮力求生,以生命體現、追求道的精神。
 
  在小山勝清的小說裡,有段內容是武藏對二刀及單刀的看法。要而言之,是面對多數敵人時使二刀,當只面對少數敵人時,單刀反而順手,該是一種較中肯的觀點。若是在司馬遼太郎的《坂本龍馬》裡,則是使一刀的龍馬擊敗使二刀的對手,或許又是另外一種觀點吧!
 
二、「行如流水」與「上善若水」
 
  一乘寺下松的決鬥,井上氏的漫畫在意境表現上不同於小說,不僅自成一格,也更能發人省思。例如決鬥時,武藏「如流水般沖擊」的戰法,便非常值得思考一番。話說武藏在前往戰場途中,看到一隻溺斃在小溪中的老鼠,他撿起樹枝,將屍體推開,使其順流而下。因為這個小小的善念,卻因而悟得如流水般的戰法。這個過程正如賴聲川在其《創意學》一書中所強調的:心念決定一切!
 
另外,許倬雲先生在《從歷史看人物》一書中,也提出「一切從心而來」的論點,起心動念會決定後面的一切結果。或許有人會認為武藏是去殺人,何來善念之有?
 
這是其中比較弔詭而難以說明之處,因為武藏是用他的生命,由劍去體道、悟道。對他而言,每場戰鬥的對手都是可敬的,彼此都是用生命及劍去體會、確認何謂「道」。這與樂於殺人者的心境是不同的,不能視為等同之事。
 
  武藏由水體悟出的道理,不僅是作者相當高明的安排,也讓我聯想到老子的「上善若水」及蘇子瞻的「作文如行雲流水,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
 
水的特質為何?便是順勢而下,行所當行,不久滯一處的特性。拿此點與漫畫中的戰鬥相較,更能看出一番心得與體會。再拿蘇子瞻的「行雲流水」來看武藏的戰鬥,那更精彩了。「行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
 
引伸到兵戰,不正是當進則進,該退則退之原則嗎?說到底,還是那股萬事萬物皆相通的感受,不管是作文、用劍、工作、為人處事,背後都有共通的最高通則。
 
這通則代表著一種智慧,卻很難用文字說明,正所謂「道可道,非常道」,但卻可以用自己的心去體會。這種智慧,讓武藏可「以一道應萬變」。印證於漫畫,即是武藏戰鬥時未如吉岡門人一般偏執、盲目。
 
  無論是《浪人劍客》還是《宮本武藏》,主角武藏不斷地透過戰鬥來體驗道的本質,並落實到生活中。我們雖然不是武藏,但也可以學習那如流水般的澄淨思緒,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進而體會那種「天人合一」的感受 。
 
 
三、溫柔的自信


 
  漫畫版一乘寺下松的戰鬥中,還有一件事很值得提出,就是武藏「溫柔的自信」。且說纏鬥方酣之際,一些吉岡門人的心境也逐漸轉化,放下原本仇恨、鄙視的眼光。此時,他們開始感受到武藏身上充滿了一股發自內心的溫柔之氣,那是真正的自信。因為心靜下來了,心的力量方能真正發揮出來,連武藏都感受到:轉瞬之間,對手變強了。
 
  難能可貴的是,如此激烈的戰鬥中,武藏並未因略佔上風而殺紅了眼,還能保持內心的平靜及謙虛,老子也說過:君子樂於殺人者,難以得志於天下。看著武藏,我內心又想起《老子》的這段話,作者用心的安排,確是發人深思。
 
  自信為何物?自信既非狂妄驕傲,也不是自大自滿,而是發自內心的平靜、謙虛,是瞭解自己、相信自己的態度,也是能與天地萬物平等共生的善心。武藏的劍,是由發自內心的善念驅動,並非樂於殺人的劍。他的劍,是嚴肅的,也是溫柔的;是冷冽的,也是謙悲的!也因此,武藏不僅能險中求勝,對生命的實踐與道的體認,又更上一層了。無論看的是漫畫或小說,能注意這點,自然就可以心神意會作者的弦外之音了。
 
  在漫畫裡,還有一位人物也充滿了溫柔的自信,此人是鑄刀匠光悅,看著他那種溫柔而自信的生存方式,不為其他目的,只是很單純地打鐵鑄劍,為藝而藝,時而與他母親擔心武藏的情景,不也是「溫柔的自信」?
 
  附帶而論,漫畫裡,植田良平實非粗淺魯莽的人。他動員所有門徒圍攻武藏,所為者,乃是心中對吉岡父子三人的那份情誼與堅持,委實令人動容。決鬥前,武藏曾因又八的醉語而心緒浮躁之際,良平覺察其呼吸混亂而突襲,由那幕畫面可見其人亦非泛泛之輩,只是策略及戰術上,被武藏反將了一軍。大抵戰場瞬息萬變、武運起伏難測,兼以其他門徒自始過份輕敵,不敗也難。
 
四、李嘉誠先生的「不疾而速」
 
本段茲以《商業周刊》1047期149頁上的訪談摘錄而成,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儘速會刪除。
 
  日前偶讀《商周》李先生的訪問,對其人生哲學的「不疾而速」,覺得與武藏的「行雲流水」頗能相映,摘錄如下。
 
  李先生云:一場最漂亮的仗,其實是一場事前清楚計算得失的仗。其云「好謀而成」:是凡事深思熟慮,謀定而後動。論「分段治事」:是洞悉事物的條理,按部就班的進行。談到「不疾而速」:你靠著老早有這個很多資料,很多困難你老早已經知道,就是你沒做這個事之前,你老早想到假如碰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怎麼辦?由於已有充足的準備,故能胸有成竹,當機會來臨時,自能迅速把握,一擊即中。如果你沒有主意,怎樣不疾而速?

 

以小說和漫畫而論,吉岡門徒一開始的態度就是「疾」,這「疾」是一種輕敵、一種自傲,更是一種理所當然的自我欺騙的盲動之「疾」。所以,倉促之間聚眾、佈陣、設局,圖謀以最「速」的方式除掉武藏,最後卻是換來慘敗。反觀武藏,既是蹈必死之境,不但沒被壓力擊垮,更能冷靜觀察對方動向、佈局,思考出一套可以致勝的戰略與戰術,這才是所謂的「不疾而速」。縱然搶先佈陣的不是你,但只要有顆善的心念,輔以冷靜觀察、思考,「後發先至」者必然是你。

五、我的二刀在哪?
 
如果一個人有專業,那就算是一把刀了。如果又有志業,那便是第二把刀了。如果兩者合一,那就恭喜他。因為那已經是無刀之刀、無劍之劍了。我現在尋找的,就是專業的確認與志業的追求,找到他們時,我的二刀才算完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