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於今何用之我見〉  海澄 劉景詢

 

    要談文言文於今有何用前,請先讓我掉掉書袋:

 

古人云「理在事中,即事踐理」。良心知此理,理事以情義,此中有難以言書處。正事理之然耳。欲破古人言者,真知傳統乎?或一知半解,或尚西風,於古人智慧藏,實無所知,徒誇誇而談,以偽疑真,而其實無所知,不過惑亂人心,真造惡也。

 

邇來,國文課綱爭議掀起臺灣島內沸沸揚揚之論爭,但以筆者之見,光就數年前之四十篇古文、三十篇古文,比起以前讀過的經典文章,已經少了太多更有特色之古文。儘管仍能在《古文觀止》一書中,找到這些文章,但現在高中生能有幾人願意深讀?

 

    古文之妙,實不在考試,而在人生歷練累積至一定程度後,讀過的文字會忽地在你腦海中浮起,古人之高遠深意,於是時方能印證之。到了此時,一方面會感覺自己書讀得太少,一方面更能體會孔子所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的感受。

 

    也許,考試領導教學並非完滿,但在過程中,當年看似為了考試而苦讀之文章,會在十數年,乃至數十年後的某時某地某事中,帶給你精神上的滋潤與安慰。年輕時,在父母羽翼下,往往不察現實之辛酸險惡,待出社會後方知挫折困頓乃人生便飯。有古人智慧的潤澤與安撫,會使人在絕望中不致放棄希望,使人在志得意滿之際能知所警惕,也會使人在驟逢驚愕困駭時較能坦然面對之。以下,謹就個人成長過程中,對古文的感知,從排斥到喜愛,再至化為血肉心靈之一部分,作一簡單分享。

 

    目前讀過之有限古文中,《左傳》中的〈鄭伯克段於鄢〉,讓我知曉在家庭紛爭中,天下會有不是之父母、不是之兄弟,甚且可拿山岡庄八《織田信長》兄弟互爭那段來比較。《太史公書》裡,〈伯夷列傳〉讓我知悉,即使是善人也有餓死荒郊之可能,要求仁得仁,往往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實踐去證明的。

     〈刺客列傳〉讓我知道人生不遇是常態,能遇知己便足矣。〈伍子胥傳〉則讓我知道世間仇恨之重、之哀、之悲,又幾人能察?惟自身知之耳。〈仲尼弟子列傳〉透過「宰予問喪」及「子貢出使」,使人體會到孔子的經常權變與活潑潑的智慧,扭轉我對儒家的誤解與偏見。讀〈李將軍列傳〉,更能體會到帶人先帶心的道理。韓退之的〈送李愿歸盤谷序〉,讓我對人之無憂無毀有一番新的感觸。蘇子瞻〈前赤壁賦〉的變與不變,讓我得以超脫人間的憂苦悲喜。范希文的〈岳陽樓記〉,讓人感動於士人當為天下百姓先之責任與期許。方望溪〈左忠義公軼事〉,讓吾人感動於師生間以家國百姓及性命相許之信任與託付。

 

    當然,太史公〈報任安書〉,那千古絕筆著實勾動我的心弦。尤其是在婚後、出社會工作,歷種種難言之誤解、挫折與困頓後,在那夜闌人靜之時,再讀史公文字,竟讓我不意地落下眼淚,那一瞬間,心中那濃郁之鬱結與哀悲,彷彿讓古人為我拂去些許,使我重新充滿活下去的勇氣。是故,你以為高中畢業後,古文或是所謂國文,就此遠離了嗎?錯,伴隨人生挫折與歷練後,方能知曉古人智慧。這時,才體會到那句亙古名言:書到用時,方恨少。同時,也感悟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中華文化五千年,不是三言兩語說得完的。古文,只是一個門徑。入了門,才是真正的開始,這又豈是十篇、二十篇、三十篇古文能道盡?

 

丁酉年七月初七(民一○六年八月二十七日)筆於無用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