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取士觀念不再,讀書求知可否回歸本貌?〉


五月底的《聯合報》A十與十二兩版,有兩則新聞讓我有所感觸,分別是一位台灣記者赴大陸學中醫以及因學歷光環不再,大陸高考(大學聯考)報名人數減少兩則報導。


先說赴大陸學中醫的記者,乃是因傳播業惡性競爭下,深覺事業已無前景,故決定轉行換跑道,改學中醫。報導中有一段文字讓我有些想法,其云:


由於醫學專業知識是死的,只要用心強記即可;不像大眾傳播等需要豐富創意,所以學醫不比大眾傳播難。......未來的市場在大陸,畢業後也不打算回台灣行醫,就留在大陸從基層做起,相信會有很好的發展機會


個人知識淺薄,然曾聞中醫有「望、聞、問、切」之法,意即要在與病人初見面時,遠遠從病人臉上氣色、身上之各種味道、徵兆...等,先能有所覺查病因為何,再從當面問診與實際切脈去確認先前臆測是否吻合(實例可見於《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另外,亦聽某位長輩說過,在中醫領域裡,最難的是切脈,因切脈不是只從書本知識可以強記學得。過去古早時,乃是不斷透過老師傅的傳承與經年累月問診鍛鍊而成,實非一朝一夕可得。以是之故,聞得「學醫不比大眾傳播難」之想法時,心中稍微起了些許疑問的漣漪,因與本文主旨不甚相關,略書於此,別無他意。


又A十二版斗大標題〈就業神話破滅,考大學的人少了〉,報導裡談到受到金融風暴影響,大陸地區之大學畢業生已不再是就業市場之寵兒。易言之,學歷已不再是就業與高收入的保證,因而許多學生與家長並不再積極投入大學考試,轉而往技職教育發展。如此現象,看在台灣民眾心中,並不感到陌生。事實上,這幾年來,台灣面對大學院校已達飽和,滿街都是大學生、研究生,高學歷的光環早已褪下,民眾與年輕學子早已開始轉往技職教育發展了。


適逢這些年產業轉型、景氣衝擊之故,專門技職教育終於受到重視,並強調能兼顧工作、收入等誘因,始吸引年輕學子的青睞與家長觀念的轉變。從這則報導裡,可見台灣與大陸地區之社會觀念亦在開始轉變。或許,從隋、唐以科舉取士以來,綿延至今的「科考上榜(通過大學聯考)便是優渥社經地位(當官、光耀門楣)的保障」之傳統觀念終於可以有所轉變,讓讀書求知識這件事,回復到原本該有的面貌。


過去,兩岸三地的華人對大學聯考有如此高的期待,究其本原,除了傳統科舉觀念外,劉久清教授更指出傳統華人對知識獲取之觀念,其云:


就漢民族而言,獲取知識的主要目的不再單純求知,而在於解決生活上的問題......抽象具普遍性的理論建構並非建立知識時的首要考量(甚至受到輕視),知識的具體運用才是其主要關心所在。


然而,以這種態度建立的認知基礎以及由是而生的具體規範,卻因逾期主要關懷著重者為具體生活、是相應於各種具體的生活經驗而成的,故而往往極為脆弱。在社會狀態相對穩定,社會變遷緩和而不明顯的時候,雖然不成問題,一旦社會有了較激烈的變遷,發生一些過去不曾經歷、憑過去經驗無從解釋、既有規範難以應用的現象,就會出現固有知識說不通、傳統規範行不通的窘境


如是見解,正好可以解釋近年來許多老一輩人之感嘆,在當年大學畢業就有許多工作在等著,甚至還沒畢業就已被預先分配至某企業或政府單位就職,然時至今日,那些風光往事卻已不再,這種情形在兩岸皆然。


那些盲目擁擠之事例,不勝枚舉。如十幾年前台灣社會流行就讀法律系,乃因陳水扁、謝長廷等知名人物或彼時任法務部長的馬英九之活躍、吸睛效果極大,影響不少學子亟欲報考法律系;後來,半導體、資訊管理等高科技產業獲利豐厚,故大學裡之理工、資管科系(如工業工程等學系)成為某時段學子之首選;接著,幾年前生物科技開始抬頭,又造成一窩蜂現象。最近,因應中國崛起之勢,華語教學成為熱門首選之一,也形成一股人人爭相投入的熱潮。一般科系如是,更不用說從日治時期以來,台灣社會相當尊崇醫生的心態,造成部分學子被父母親逼著去學醫的狀況。


種種現象,究其實際,實不為追求學術或知識之發展,不過是個人追求更高、更有前途的生活保障而已。一般華人讀書、學習知識,多是為了滿足生活上的物質要求而來。然而,跨越學術與產業技術間之感性心理、人文素養、道德操守,卻是長期受到忽略。在如此心態之下,便是人人過度爭相逐利,乃至不時可見種種弊端之發生。誠然是有技術而無道德良心,一切都只往利益去看。一旦遇上嚴重的經濟衰退,反映在求職與大學聯考的種種情景都是社會問題之惡果。


值此不景氣之際,個人心中希望讀書求知能回歸其原本單純之面貌,學問之產生,本有解決實際問題之功效;抽象普遍性理論之建構,看似無用於謀生賺錢,然而自有其意義與價值,讓有興趣、願意不計功名而專心投入的人來進行。無須追隨時下風氣而選讀某「熱門」科系,以便賺大錢或是受人尊敬,就一窩蜂往大學擠進去。那不過是浪費社會的人力與資源,養出一群無用武之地的「迷失的高知識份子」。


最後,不論是否要考大學也好,放棄原來的工作選擇新跑道也好,都是在做人生方向的選擇。先考慮現實生活的需求,原本就無可厚非,但依據馬斯洛的人性需求理論或阿特福的ERG理論來看,人在滿足基本的生存與社會需求之後,必然會朝向更高的自我實現層次邁進。我想,在衣食無虞之後,是否每個有心之人都可以為讀書而讀書、為純粹樂趣而求知呢?


(前段完)

 


見於《聯合報》,民國九十八年五月三十一日(2009),A十版〈大陸新台灣人-四十歲跨海學中醫,大一念起〉一文。

見《社會問題淺釋》,203~204頁,劉久清 著,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民八十七年初版(199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