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鋼彈第三集觀後感〉

 

 
 

 

一、「NT-D」,新人類,終究只是「種、屬」嗎?

 

 

 

本集裡,在隕石基地「帛硫」上,藉由獨角獸對剎帝利的激戰中,透過弗爾‧伏朗托的解說,終於完全解明「NT-D」(NewType Destroy system)系統的意義,即是「新人類毀滅系統」。人與機械的同化,是為科技所吞沒,還是喚醒人心中之善呢?弗爾那句話,還真令人感到諷刺,其云:「當人被技術性產物所驅使時,新人類將完全被葬送掉。」同時,聯想到余英時院士曾云:

 

 

 

最可怕的是「科技」不但征服了世界,而且也宰制了人。這是當年培根所無法夢見的後果。人已不是「科技」的主人,而變成了它的奴隸,用海德格的名詞說,是「科技」的「後備隊」(standing reserve)。

 
 

兩者相看,豈不妙哉!看到這裡,才想到惟心的新人類,在聯邦政府及眾人眼中,不過是被生物學化的「某屬某種」。也因為如此,才有人工複製的新人類(強化人),如瑪莉妲這樣的人。

 
 
 

神話學大師坎伯曾指出:

 
 
 

象徵符號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們容易迷失於符號本身。......但是神話與神秘主義的大忌就是忽略了符號裡的訊息。這個訊息一定是精神性的。當你將符號當成一個事實,而跑到實際的恆河源頭以求靠近神聖之源,那就是將整個象徵的訊息完全誤解了

 


 

又說:

 

 

另一個類似的誤解就是誤認為必須跑到以色列才算是踏上「希望之土」(the promiseland)。將無形的精神具體化是西方人面對象徵符號最大的毛病。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和「基本觀念」與「常青訊息」絕緣的原因之一─將符號本身具體化。再例如,把神或上帝當成一種事實的存在這種觀念。神的觀念本身就是一個隱喻的象徵。任何可以命名,並且被賦予形象的事物都是一個象徵的符號。

 
 

 

引用上述文字,便是一種對現代人的反諷:上述之毛病,進而衍伸為:什麼都要是看得見、摸的著、能帶來眼前利益的,才是有用的。將可能引導眾人覺醒的新人類視為無法掌控的恐怖存在,在人工化為生體兵器風潮後,宇宙世紀百年之際,竟然想以「NT-D」系統欲將之抹殺殆盡。若就人類(生命)進化的角度而言,委實諷刺。如果釋迦牟尼出生在現代,大概也會被抓去做實驗研究吧!

 

 

所謂神,既然是指人內在自我超越並將善念引出的可能;那麼,新人類便是我者與他者、個體與天地宇宙萬物平衡的自覺(精神與文化)。既然如此,豈不當將新人類與神視為精神哲學的觀念,逐步引導眾人都能走上這條自我覺醒的道路?

 

 

 瑪莉妲這角色,就是個體自覺的新人類被兵器化的實例。回到現實,諸君可別說就沒這種類似情事發生過。筆者可以大聲說:「不但有,還多到不勝枚舉。不信?翻翻中外歷史吧!」

 

 

在此搬出「神」這字眼,絕非是如基督宗教或相同概念宗教般,真的認為有個什麼樣的「神」在那。神不是神,神是每個人能用自己的良心超越自我,進而與天地宇宙平衡相處。

 
 
 

二、「La-Plus」,回顧歷史,找回尊嚴,重新出發

 

 

 

這世界就像是個系統一樣,在複雜的運作機制下,已經有太多的標準流程。流程再慢慢地形成一個牢不可破的傳統,約束著彷彿是螺絲般的每個人,也約束了人自我覺醒的可能。

 


 

地球聯邦政府的形成,導因於人類大規模移民宇宙的需求。既是為了地球生態的平衡,也是著眼人類的生存與延續,誕生了一個堪與神匹敵的「巨靈」。此不否與當年面對國族滅絕威脅的中國一樣,為了國族延續,眾人將個體獨立自覺的可能放棄,選擇以凝聚眾人意志的國家體制為重。

 

 

久之,這神一般的「巨靈」,變成會將反抗這體制的人毫無慈悲地強迫屈服的「神」。故事中首相官邸的爆炸案,或許是自導自演的意外,但藉著鎮壓恐怖份子的藉口,將一切權力收攏至其手上。此種以眾人為名,行專制獨裁之實,現實生活中不也令人熟悉而近在身旁嗎?對「拉普拉斯之盒」的恐懼,形成一種常規後,便是聯邦政府與畢斯特財團的共生關係,不但僅憑個人之力無能改變,亦不會使人產生想要去改變什麼的想法,此即人們封閉自我成長超越的可能性。

 

 
 

如是常規,長久下來,不也令人感到窒息無望嗎?至此,觀者當能體會如阿姆羅、夏亞或是巴納吉、米涅瓦等覺醒的新人類,儘管有著引導人類下一步進化的可能,面對系統與常規,卻也只能感到孤單渺小和無力了。有趣的是,塔克薩中校說的那句「不能斷定被維持(組織常規)存續的本能所吞沒的齒輪就是罪惡」,此中之意當指維持組織存續的齒輪,也不全都是沒血淚情感的零件。只是,有時候在考量大我的存續時,不得不服從其常規而為之。然觀諸於塔克薩中校的行動,亦可體察「所謂齒輪,仍有其良知與意志,絕非組織或體制可將其泯滅」。對比於二戰時,德國納粹政府下的眾多齒輪,每日「等因奉此」,無論是文書工作也好,毒死希伯來人也罷,只是盡責地將上面交辦事項完成。將兩者對看後,復將鄂蘭「邪惡的庸常化」概念代入來看,豈無異曲同工之妙?還請觀者深思之。

 

或者說,是要成為邪惡的一部份,抑或是選擇將心中的良善、尊嚴發揮出來?端看個人的獨立思考、行動勇氣如何了。
 

三、齒輪之志,惟心導之

 

 

 

本集裡,頗讓人動容的一幕,當屬塔克薩中校的壯烈犧牲與奇波亞的陣亡。面對紅色的「新安洲」,巴納吉退至「拉普拉斯」殘骸裡時,為使其無後顧之憂,塔克薩斷然決定執行必死任務。當塔克薩說出:「唯一可以為自己做出決定的零件(就是自己的心),可別弄丟了。」又說:「這不是志氣,也不是報復,只是遵從自己的心而已……。就算是齒輪,也會產生出希望來啊!」看到此段,心中那股暖暖的感受又湧上來了。現實中,在「等因奉此」例行化下的齒輪我等,也能燃起此種改變之希望嗎?

 

 
 

最後,在「新安洲」的光束劍刃劈下時,巴納吉感應到塔克薩中校那句「你就是我的希望,就拜託你了!巴納吉!」如是情景,讓筆者想起《空中殺手》裡,涵南最後挑戰「教父」那幕,彼等所欲者,不就是以心中的希望付諸行動,以求得改變與自我的超越嗎?

 

 
 

奇波亞的陣亡,本非巴納吉之意,只是從其最後的請求,是拜託巴納吉照顧他的孩子提克威和家人。這一幕與安彥良和漫畫《鋼彈0079》與歐洲電影《三不管地帶》相似,讓人充分感受到交戰雙方的士兵,其實都是如同你我一般的普通人,只是因為上層政治主張不同,而被驅上戰場罷了。此中,巴納吉的眼淚,不也象徵著一種無可奈何的悲哀與憤慨嗎?

 

 

 

四、空洞冷酷,容器無心

 

 

 

行文至此,且容筆者暫且先以對弗爾‧伏朗托之數語為本文暫告一段落。觀看此系列作品,其中之一個疑問,便是此君到底是否為夏亞?儘管有些許相似處,然眼明者皆知,此人絕非真正夏亞。一者面具,二者處事冷酷、徹底利用,三者閃電戰術。

 

 

 

上述三點,只要重溫《逆襲的夏亞》便能自解。讀者有否注意到,在《逆襲的夏亞》裡,夏亞是穿著黃色的駕駛服,此乃呼應當年他駕駛過的金色「百式」,「百式」的金色,象徵著夏亞要推動的新人類革新。此點亦代表著在火紅的「薩札比」裡(利用過去「紅色慧星」的名聲),包含著的仍是那顆純真而富有理想的心(黃色駕駛服)。

 

反觀弗爾‧伏朗拖,處處借用舊吉翁、新吉翁的名號,那黑色鑲邊的袖子,就是一種行銷騙術。面具也好、不穿駕駛服、冷酷的戰術精算,都只是一種虛幻的影子罷了。至若面具,在0080年對薩比家完成復仇後,夏亞早已捨棄不再戴上。0087年活躍時,夏亞從來沒有不穿駕駛服的(開始體會到戰鬥意外無所不在,還是穿著駕駛服較保險)。過去,夏亞的閃電戰術,往往都有扭轉劣勢的效果。然而,弗爾的閃電戰,卻只是利用聯邦軍對「紅色慧星」的傳說與恐懼,加以cosplay一下罷了。真的與獨角獸鋼彈對上時,弗爾還真挺「遜腳」的。

 

 

 

弗爾之種種虛偽矯情,待讀者觀賞至後面的劇情時,自然就能理解筆者對弗爾這角色的空洞有多厭惡。弗爾只是個有著「機心」的複製強化人,是為了維持一利益延伸與分贓而被創造出的傀儡,竟也能如此興風作浪。回觀現實,不亦如此乎?

 

 

 

本文暫且在此告一段落,諸多感受,且容日後補上。

 

後續補充:

本集中,當獨角獸鋼彈從「帛琉」殖民地逃出對上舊型 「德瓦基」(MS-09H)時,欲用右手裝備的格林重機槍還擊,竟然跳出「武器系統裝置轉換中」的畫面,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作業系統對以USB介面插入的外接設備載入驅動的對話視窗,可謂是一種黑色幽默,既幽默亦諷刺矣。

劇中,不管是聯邦或吉翁,兩邊用的武器都是由月球的亞那海姆電子公司生產。說穿了,零件規格自有相通共用之處,還真像我們用不同廠牌的3C產品,讓作業系統去抓驅動的景象。看到那幕,我不禁莞爾一笑,稍微地搖搖頭。

 

六月十九追加:

另外,看了二十多年的鋼彈,也體會到光憑一人、一架很強的MS,相對於世界的系統與慣性而言,其實是很渺小而無力的。即使阿姆羅、夏亞、卡繆、巴納吉…這些覺醒的新人類很強,但又能改變什麼呢?個體無法自覺時,群體自覺終歸還是一場夢,就像那「野百合學運」的熱情與理想,終歸於飄渺虛幻,不是嗎?

 

這部作品裡,騎士巴納吉真的是最幸運的男主角。藉著身為獨角獸鋼彈唯一認定的駕駛員身份,能夠有這麼多機會在不同陣營裡「切換」。不同於以往,只是看到聯邦或幽谷「這邊」的思維與價值觀,這次可是連敵對的「那邊」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彷彿是《魔法公主》裡的阿席達卡,在塔塔拉山城與森林兩邊,都能清楚地用眼觀察、思考再做判斷。這樣的機會,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即便是在現實世界裡。

 

透過主角的雙眼與心,觀者當能感受到不同地區之文化的異同。故事所汲取之來源,正是我等現實所處之世界,不同文化間的磨合,本非易事。是故,「和而不同」的理念更形重要,如何落實「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達成不同文化、價值觀的平衡,甚至是人與自然的平衡,豈能不了解歷史?豈能不多讀書、 思考,甚至是從生活中尋常事裡有所體會?

arrow
arrow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