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來之食,食乎或否?〉

 

一、前言

近日以來,在某富商所謂高調慈善義舉,引起社會目光高度關注。且先不論施與受雙方當事人所為,然就事件本身,卻足以引人深思,試論述於下。

 

二、古人

《禮記.檀弓下》有云:

 

齊大饑,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

 

上引之語,想來是眾人皆知。意不在吊書袋,而在面臨窘迫之際,身而為人的進退與尊嚴當如何為之?是取或捨,惟心而已。該富商之所為,對臺灣社會而言,誠然是極好的試金石。

 

面臨現實生活之種種嚴峻,為五斗米而折腰,固有其不得不然處。可儘管腰如是地折,心中那份個體自覺之尺標,總在心裡之一角,照亮那小小的希望。《禮記》之所舉,乃是一個處於極端情形下之人性底限之極大值。若觀諸於《史記》,如季布、欒布、韓信、張良、高祖劉邦、項羽……等人物,緩急之際,其進退依據,亦有所據。所據者何?道而已矣。

 

孟子於〈公孫丑〉云知言養氣,養氣之所為,蓋由知識人進退出處而論,面對權勢之誘惑能不動心。同理,面對現實生活壓力,如何不動心?在《管子‧心術》亦云:

 

氣者,身之充也。行者,正之義也。充不美,則心不得。行不正,則民不服……心安,是國安也。心治,是國治也。治也者,心也。安也者,心也。

 

此語之論氣,有類《星際大戰》的原力之說。本文引之,意在其心安之謂,誠然是先秦諸子共通之修為。再回到孟子,他在〈盡心〉則云:

 

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得與不得,所依循者,惟道而已。先秦諸子,所論皆同。

 

三、心中小感

先秦知識人所提出的修身論據,也證明古早以來,人心便已不古。一般人面對權勢財富之誘惑,亦如這幾天電視上所見眾有求之人,不僅動心折腰,甚且屈膝下跪,只為求一「紅包」而奮力一搏,僧、俗皆同。然細細深思之,則無須大驚小怪。此際之分,亦「窘迫之際,如何進退,所依為何」而已。

 

以前,筆者總以為在現代社會,只要能識字便算是知識人。既如此,以臺灣社會之高識字率,人人當可算是知識人了。身而為人,且是一個知識人,面對金錢權勢,心之動與不動,又當何如?今次概觀討錢諸人,嗟者貪名,跪者貪財,彼各異心,交計其利,何來心安理得之有乎?說是助人為樂,豈不聞「善行無轍跡」之語?

 

有時,縱是合了良心之安,卻是相對困窘;有時,或取利益權變,以致富貴之資。此中標準,沒有絕對,惟妙一心而已。全然接受或否定這世間的邏輯,都不是最好的辦法。然而,身而為人,那份獨立的個體自覺,是否能輕易放棄?卻值得好好思考。古人不屑嗟來之食,自有其因,豈是刻意與自己性命過意不去?

 

最後,如同游俠一般,要能贍助亡命、緩他人之急,背景條件亦在財富與人脈。漢時朱家買賣奴隸、投資田產(在當時為躲避政府勞役,自願為奴者頗眾,勿與美國之蓄黑奴等同觀之,然正是苛政猛於虎之明證)。以此為本,行俠之權柄,然則惟低調是務,不好人知

 

今日富商行善,所到之處盡是大唱高調,唯恐天下不知,其意在利用災民、窘迫之人以行銷自我,好名以自快。未知竟有貪財之人賣力配合演出。此中之差別,見仁見智,人人心中自有判準,無須多言。不過,倒是趁這機會,觀察臺灣社會人心取向,有味哉!有味哉!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