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劉力揚〈我就是這樣〉

〈「叛逆」的小小聯想〉


看到「不乖」和「叛逆」如是詞彙,讓我想起青春少年時,想要做點什麼不一樣的,最後卻又與他人無甚差異。以前一直想,卻想不出所以然(因為不夠用功)。時至今日,虛長幾歲經歷,多讀了一點書後,對於「叛逆」之定義,終於有一點概念了。


於此,謹用韓退之〈送窮文〉最精華的一句話,來為所謂的「叛逆」下一個較為精確的定義。其云:

人生一世,其久幾何?……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於時,乃與天通。

君子求心安,小人求近利。再講白話點,就是:既然決定要找到並實現自己的道,不管這個選擇是對或錯。那麼,我要感受的是—自己是否開心?當然,這個屬於自己的道,還是要合乎良心。合於良心,才會有後續的開展。

個人十分認同深澤直人「減的哲學」(據《創意亞洲現場》,天下出版),其意近於老子講的「損之又損,終歸於無」。無,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回歸到人生活的本質。因之,「找到事物的本質,精確地反應環境」、「不要一直想著賺錢,不要一直想著設計。要想的是生活,生活才是本質」。

那,生活是什麼呢?將外在具象的物質剝去後,那抽象、不可見的核心意念與價值,就是我們成長的文化給予的無形影響、刻痕。

反求諸己,我們內心的文化記憶,有多少是屬於中華文化延續下來的?有多少是雜揉西方、日本的?又有多少成分是摻進原住民的?…太多可以思考的點,都是無形的關鍵,這些關鍵可以匯聚成無形的力量,便是文化的力量。

有了這股發自內心的力量,商業上的利益,不過是其中的小小恩澤罷了(換成數字表現時,還挺嚇人的)。或許,這塊土地沒有絕對而單一的特徵,然此中依然有一不動如山的依托存在,中華(儒家)文化的精華在此中,便是超越一切形式的存在。

正因為群龍無首,才有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生機與活力。台灣,如果能掌握住這個「回歸點」,好好發揮,再加上自身豐富的各方文化,定然能走出與中國大陸不同的一條文化覺醒之路。

所以,叛逆不是無的放矢,也不是無理取鬧,而是貫通自身文化,從內心之善出發,而後敢於提出與眾不同、跳脫盲從的思想主張與設計作品。夫惟心安,乃敢乖於時,進而與天相通。您說,對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