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村永久屋事件有感〉


切入正題前,我先說個故事。時間是我大學時,地點是在北上的自強號火車,觀察者是我及其他同車廂的旅客,主角則是一位老婆婆(歐巴桑)。那是下午的時候,有人飯後打盹,或是埋頭用餐,或是聽著身上帶的隨身聽(我就是聽音樂的其中一人)。午後,淺黃而慵懶的陽光不時探進車廂裡,車廂內維持著一片靜謐,忽然走來了主角——老婆婆一員。

也不知這人何時走進車廂裡,突然一句音量大的驚人之語迸出。一開始,我不以為意,只道是那老人在講手機,不消一會兒時間就會講完吧。只是,幾分鐘過去了,我終於注意到,那老人還在滔滔不絕地說著。細聽之後,才發現老人是在講《聖經》創世紀的故事。

聽著聽著,老人越講越順口,恰似滾滾瀑布,自懸崖邊飛奔而下,亦像滔滔江水,源源而不竭。老人說得是眉飛色舞、比手劃腳,絲毫未感覺到周遭人們已經投射出受到打擾的不悅眼神。

當下,我想這老人是怎麼了?是受過什麼刺激,才會這樣嗎?從那股使出全身所有氣力的演說中,我感覺到有一股什麼力量在驅動著老人,讓他一直地說。想來,其他乘客可能也覺得這老人精神有問題吧!

終於,巡車的車掌先生來了,他及時地解救了車廂內所有乘客的困擾。只見車掌先生告訴那老人:「歐巴桑,你講話這樣大聲,會吵到其他乘客喔。」老人用閩南話回道:「我只是在跟大家宣講上帝的福音!上帝的恩澤是很好的,我要講給所有的人聽!」最後,老人被車掌請去車廂間的走道,一時車廂內的喧鬧終歸寂靜,原來老人根本沒問題。OK,故事就到這打住。


那時的我,見識未廣,沒想太多,只是搖搖頭、輕輕嘆了口氣。沒想到十數年後,一則來自小林村「我們要的是家,不是精舍」的消息,觸動我這段塵封已久的回憶。一瞬之間,我終於理解到當年說不出的感覺是什麼了!也不難,不過就是:「別在自己的『這裡』自我感覺良好,因為不是人人都能接受你『那裡的感覺良好』!」

不懂,沒關係。大家不妨先想,孔老夫子曾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理,你自己喜歡的、奉為圭臬的,乃至所信仰的方式與呈現的形象,不見得其他人就會喜歡、理解。是故,個人再補充一下:「己之所好,人未必愛」。

現下,在小林村的事件中,某宗教團體所為者,不也是一種站在自己的「那裡」且「自我感覺良好」之餘,一廂情願地以為其他人也會「人同此心,心同此好」嗎?明明就是不同的文化土壤與宗教信仰,施工前難道都沒有想到此點嗎?還是也想學當年的征服者,要用新的宗教去誘使原住民們再次被欺負、侵略嗎?

就個人所知,佛陀當年在世時,從來都沒用過各種強迫、暗示,乃至置入性行銷來影響、催眠眾人加入僧團。即便是智慧第一的文殊師利菩薩,度化他人時,總是善用各種巧妙、權變,使對方開悟想通,才皈依於佛,走向其正道。佛菩薩都不這麼做了,奈何世人要用種種商業行銷手法來推廣宗教信仰呢?

信仰,其實是很個人的事,是內心最深處的自我對話,那能盡是一堆人聚在一起「集體自我感覺良好」呢?儒家、禪宗大師們總是要人往內心裡尋,馬丁路德也要人用自己的內心跟上帝對話,那為何現下人們總是要群聚在一起互相催眠,才能找到內心安定?身而為人,如果只是一味追求群體意識的擴張,卻忽略個人內心的自覺,試問:那算哪門子的信仰?

之前,個人曾提及,希望現下社會資源不要一直往宗教團體集中,而是應當要往社福單位,例如:各種非營利組織(NPO)、非政府組織(NGO),讓他們有更多資源、人力來執行各種社會公正之工作。現在,更應該從中篩選出非宗教組織(Non-religious organizations)來推動社會公益與各種救助工作。

最後,還是那句老話:「宗教,請回歸到最單純的個人內心修為。社會公益的事,請放手給專業的社會團體去做吧!」不然,哪來那麼多的永久屋讓你們去重新修改?若一再如此,豈不是社會資源的浪費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