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進入這主題前,筆者要說明的是,這不是翻案文章,只是一段對人與人間情感,即使平常互不熟識,卻能在心靈上互通,由是將村上春樹和太史公在這方面的情感提出思考,絕非正式的學術性文章。 

 

一、村上春樹與長跑選手 

 

村上先生在《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一書之〈我寫小說的方法,很多是從每天早晨在路上跑步中學來的〉裡,談到他與日本長跑選手代表隊的幾面之緣。當中先提到瀨古利彥這位選手,當年正為洛杉磯奧運練習的事,村上先生提到:

 

上次的莫斯科奧林匹克,因為政治因素的杯葛而失去機會的他,洛杉磯可能是他拿金牌的最後機會了。只要看到他跑步時的眼神,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那其中散發著某種悲壯的氣氛(見該書八八頁)。

 

因為當時村上春樹在東京神宮外苑跑道練習長跑,時常與這些長跑選手照面,久了自然也多少認識彼此。該書八十九頁也提到,他與選手們都會利用早上七點前的時刻趁著車少、空氣好時練習,「因此會和同樣時間作個人跑步的SB選手擦身而過,經常以目示意。下雨天也會互相微笑,表示『彼此都很辛苦啊』的樣子」。

 

接著,村上又提到谷口伴之和金井豐兩位選手。他寫道:

 

這兩個SB的年輕王牌深受矚目。大家都認為他們將來有在奧林匹克中奪標的實力。他們也很有耐心地做嚴格的練習。卻在北海道夏季集訓,在乘車時遇到車禍,一起去世了。……當我聽到他們死去的報導時深受打擊。感覺好心疼,真的太遺憾了。私底下,我跟他們兩人並不熟。幾乎也沒有直接交談過。……不過同樣身為長距離跑者,每天在路上碰面,還是感覺得到彼此好像有點心意相通的地方。不管水準多麼不同,還是只有長跑者之間才知道的事情。我這樣想。……人的思想會隨肉體的死,就那麼乾脆地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嗎?

 

看完這段文字,我暫時掩卷並沈思著,作家村上春樹與長跑選手們,只是因為經常在神宮外苑跑道上練習跑步,從來甚少交談,只是擦肩而過時的四目相會,簡單地以眼神或微笑示意打招呼,隨著時間久了,竟然也能有如此的心靈相通。那是多麼不可思議而美妙之事啊!這種感受,筆者在漫畫《浪人劍客》與小說《宮本武藏》中,看著武藏與對手們劍刃相交之際也能體會到。

 

我想,村上春樹心中的不捨之情,乃是他懷念那在練習跑步時,與那兩位選手默默交會時之心意相通。那種體會在人生中是很少有的,故一旦心裡覺察到這份情感時,當事人會格外珍惜這得來不易的緣分。作者在書中亦發出了個大哉問,即是「人的思想會隨死亡而消逝與否」。這是個很棒也很難回答的問題,豈不聞曹子桓有云「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在筆者看來,幸好有村上春樹這樣的作家將那些長跑選手的回憶記下,縱然兩位年輕選手已離開世間,但在村上的筆下,他們依舊活在作者與讀者心中,這亦是一種悲傷中的微小幸運。因為有村上春樹的筆,讓這世間的缺憾又少了一些。

 

接著,我又想到,村上春樹如此,那當年太史公為李陵說話時,不也是因為那股「雖未熟識,然心意相通」的因緣,才在武帝面前據實為李陵辯解嗎?可結果呢?世間卻給了那兩人最嚴厲慘痛的打擊與傷害,想到便覺可嘆、惋惜

 

二、太史公與李陵案 

 

李陵案的本末,全載於〈報任安書〉中,茲舉兩段於下(引文稍長,請耐心看完),其云:

 

夫僕與李陵俱居門下,素非相善也,趣舍異路,未嘗銜盃酒接殷勤之懽。然僕觀其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僕以為有國士之風。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赴公家之難,斯已奇矣。今舉事壹不當,而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孽其短,僕誠私心痛之。

 

太史公又云:

 

僕竊不自料其卑賤,見主上慘悽怛悼,誠欲效其款款之愚。以為李陵素與士大夫絕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雖古之名將,不能過也身雖陷敗,彼觀其意,且欲得其當而報漢。事已無可柰何,其所摧敗,功亦足以暴於天下矣。僕懷欲陳之,而未有路。適會召問,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廣主上之意,塞睚眥之辭。未能盡明,明主不深曉,以為僕沮貳師,而為李陵游說,遂下於理。拳拳之忠,終不能自列。因為誣上,卒從吏議。家貧,財賂不足以自贖,交遊莫救,左右親近不為壹言。身非木石,獨與法吏為伍,深幽囹圄之中,誰可告愬者!此正少卿所親見,僕行事豈不然邪?李陵既生降,隤其家聲,而僕又佴之蠶室,重為天下觀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為俗人言也。

 

從中我們可以知道,太史公與李陵兩人平日並不熟識,史公對李陵所有的印象,都來自平日的觀察。筆者想,他們兩人最多就像村上和長跑選手們一樣,只是用眼神或微笑打過招呼而已。

 

不過就那幾面之緣,又因那些全軀保妻子之臣的惡劣嘴臉,太史公看不下去,因武帝之詢問而發出正義之聲,欲以釐清事之本末。結果,卻讓武帝以為史公是在指桑罵槐,暗諷自己任將不當、策略有誤,史公因而入獄,最後落得為求身免而遭宮刑的結果。

 

  這樣的悲劇,如是之沈痛,誰人能當?誰人可受?這是兩千多年來的悲與痛,史公透過文字,告訴我們曾有這樣一段經歷發生。從中,我感受到的,不只是悲痛,更是一種人性的善良與堅強。我想史公並不後悔幫李陵說話,雖然歷史不能重來,史公心中從來都沒後悔過

 

 

三、結語

 

  君子之交淡如水,就像史公與李陵、村上春樹與長跑選手一般,無須時時把酒言歡、以利相交,只需短短數秒間的心靈交流、眼神示意就夠了。不同於村上春樹的是,史公不僅以那份心意相通為李陵站出來講話,更幾乎賠上他的生命。如果不是為了完成《史記》,史公為李陵而赴死亦且在所不惜。由是,我更能體會「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這樣的事,其中意義何在了。這樣的精神,怎叫人不為之動容?

 

  太史公也是透過他的筆,將更多的人性與故事收錄於《史記》中,所以我們才有機會得以一覽種種令人心折的事蹟,為了不讓人的思想隨肉體的死而消失得無影無蹤,為了讓時間證明一切真正的大是大非,史公選擇用筆,身後留下一部《史記》與〈報任安書〉、〈悲士不遇賦〉。村上春樹將那份與選手們的幾面之緣,透過的他的筆與著作,留下一個記錄與註腳,讓更多的人得以知道曾有這樣的一群長跑選手,此中尚有這樣一段故事與遺憾在。

 

我看來,史公與村上兩人都是偉大的作家。是故,文章絕非只是經國大業與不朽盛事,若欲為文之不朽,不僅止於文筆而已,更是良知與善念之心意。人心中的良知與善,才是文章不朽之關鍵。凡人之為文者當若是,不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