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八十一章云: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前幾天帶著家裡的小朋友讀這段文字,心中又有一層更深的理解。我突然想到企業部落客查理王提到部落格應回到其本質:「免費、無私地記錄、分享自己生活」。於是,我開始思考自己的文章。

    我除了寫些生活感受外,也會寫些動漫畫、電影,或是關於《史記》或村上春樹小說的讀後感。即使曾在中文環境浸淫一段時日,但因過去用功不足,總覺得功力還得繼續加強,所以寫出來的文章如何,自己心裡有譜。以〈騎單車上班〉為例,拙荊便曾告訴我,那篇文章與時下主流背離。我聞言默然,我心裡當然清楚這點。確實,從國二那年來,我就有那種與主流唱反調的本性。當別人覺得該考大學時,我偏要往動漫畫走(雖然沒走成)。當大家都在努力從古典文學領域中尋找所刊論文的靈感時,我卻想將《星際大戰》及我所知的動漫畫、電影與中文相互連結,從中追溯本原並察其思考脈絡所在。

    當大家都已經習慣那重油、重鹹的飲食,我卻老愛不加味精、調味料的食物。別人看完就算的電影、影集、動漫畫、小說,我卻拼命要從中汲取其意義何在,能帶給我什麼啟示。別人老是愛2.0房車,我卻偏愛豐田的VIOS(唯一例外是SUBARU,因為在村上小說出現過)。當別人都在看排行榜暢銷書,我卻只愛在自己喜愛的書裡打轉、鑽研(如《史記》、《神話》、許倬雲先生的著作等等)。當別人都在看熱門紅酒漫畫時,我還是只愛看《浪人劍客》、《五星物語》、《怪物》等漫畫,甚至去買整套宮本武藏小說回家啃。

    在我的生活中,有太多的「別人怎樣,我卻如何」,例子很多,不勝枚舉。有時,我都不免自問:自己是不是有反社會傾向?從實質角度而言,正如某位朋友問我:「你懂這些又能怎樣?能帶給你什麼(利益)?」關於這問題,我想了一會,回復道:「不論是電影或動漫畫,其中都有作者的人生觀與智慧,並將之濃縮於其作品,用心看、用心思考,不僅是對作者的尊重,更能從中有所體悟,進而啟發自我的人生。爾又何必動輒言利乎?」

    例如談到宮崎駿之代表作,大家可能會想到《天空之城》、《龍貓》,但在我心中卻只有《魔法公主》。因為以我而言,那是作者不考量商業利益而製作的動畫,幾近純粹表達自己理念之作。透過這部電影,我體會到生存在這世上,除了人與自然的矛盾及衝突外,人與人之間亦有緊張與衝突,而那衝突、矛盾又是如此激烈而沈重,使人感到悲哀、難過。當我看到片中主角面對絕望時還能說出「活下去」這句話時,彷彿是導演對這世界說出他內心的真正想法,令人動容。宮崎導演敢於挑戰商業機制,拍出如此深刻、誠實且有意義的作品,看過的觀眾,又有幾人能體會呢?一部作品能帶給人如此的體會時,就能稱得上作者此生真正的代表作。

    我雖然還沒有宮崎導演的深刻功力,寫寫文章,也不過是把我所讀、所想、所見、所聞及四者交會後的內心感動,透過我的筆和文字,讓更多人一起分享。至於功名利祿如何,亦非我所在意。凡為利者,徒見其形,而無其實,又如何能與人分享內心之感動?人生在世,能從一部好電影、動漫畫、小說,乃至一本好書裡,得到生命的啟發並給予你一種全然不同之感受,是生命中最有意義,也是最快樂的事。人一生中能得到多少財富不可知,但能否讓自己心靈富足則是可以努力的。太史公當年寫下《史記》,不正是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之信念驅動下完成的嗎?

    大師之為大師,其成就之大,不在於賺了多少錢,而在於他們與人分享了多少生命的意義與感動,這或許是「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之真意所在。走筆至此,告一段落,留些時間,讓自己好好沈澱、思考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