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文史作品讀後感 (4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月十四有感〉

 

莊子在〈天下篇〉言及「道術為天下裂」,這話當然有道理。然就吾人而言,不如說:「道之片羽散見於人欲中」。自宋以降,便有前賢說天理不離人欲,人欲之中當見天理。

 

承上之理,故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功名利祿,人之所好,循道而取,得之,幸也;不得,命也,豈有背仁害義、混淆是非而強取之理哉?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關於蒙兀兒帝國及阿克巴大帝之隨想〉


 

一、蒙兀兒的興起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華文化與本土化,文化意義在哪?想過沒?〉

 

 

先引用許倬雲教授在《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中的一段話,其云: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初讀《沒有神的所在》有感—清醒後的冷冽〉

 

沒有神的所在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拾金不昧鬧雙胎,何妨借之問自心〉

 

最近新聞報導某保全業者運鈔車出大包,裝現金的袋子一路掉,有位機車騎士及計程車司機看見分別主動幫忙與打電話通知。此中詳細情形為何,我不清楚,據說拾金不昧者,可以得到兩百多萬新台幣的酬庸。

 

正因為酬庸還不少,所以兩位通報人開始鬧雙胞,有人堅稱是自己先發現並通報云云,有人還在思考要如何做。一樁美事,頓時因銅臭而發酸腐敗,令人感到諷刺與矛盾。這件事也讓我想起在呂東萊先生的《東萊博議》卷一〈穎考叔爭車〉一文裡,其實也有相似的探討。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粗字部分皆有連結,可另開新視窗。

 

一、緣起—何者孰優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八月二十小讀《東萊博議》有感〉

 

最近在呂東萊先生的《東萊博議》中又看到幾句精闢的文字,摘錄一些於此,不僅是要跟大家分享,大家順便也一起來檢視我們居住的這塊土地上,到底有多少不可思議之怪現象。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小讀坎伯《神話的智慧》有感〉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道常無名,本如是哉;縱橫牌闔,豈如是乎?〉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天生萬物,其形雖眾,其實則通〉

 

今天朋友告訴我,對於許倬雲教授的論點,他以為政治、經濟、哲學、宗教…等是要分開而論並提出其癥結所在。在閒聊過程中,我確實是站在支持許教授的論點,但朋友的想法也很有意思,至少他提出自己的意見與觀點,這是我沒有做的事(因為我認同許教授)。撇開許教授對基督教生活哲學的詮釋正確與否之論,就近代發生在歐洲地區的種種事件,如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等,是起自對天主教會之反動。這點,確實如許教授所言。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未來只在當下,不在遙遠的不可捉摸!〉

看完吳子雲的文章
〈給未來〉後,心中頓時興起一股感受,隨手寫下迴響,順便發表在自己的部落格裡: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溫鄭伯克段於鄢有感〉

 

呂祖謙在《東萊博議‧鄭莊公共叔段》云:「釣者負魚,魚何負於釣?獵者負獸,獸何負於獵?莊公負叔段,叔段何負於莊公?且為鉤餌以誘魚者,釣也;為陷阱以誘獸者,獵也。不責釣者而責魚之吞餌,不責獵者而責獸之投穽...」,又云:「導之以逆,而反誅其逆;教之以叛,而反討其叛。」、「殊不知叔段之,而莊公之與之俱;叔段之,而莊公之與之俱。」約略觀之,其責備之意,不可謂不重。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小談軍事、任天堂、娛樂產業與社會暴力之牽連〉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起來,這是我第一次讀村上龍先生的小說,之前從未接觸過他的作品,也不知要如何說起,隨手將讀完後的感受寫下,看看就好。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初讀馬奎斯《百年孤寂》

 

馬康多小鎮與邦迪亞家族的興衰故事,若說有些像《紅樓夢》,還真有點像。不過,我覺得那更像佛家說的「成、住、壞、空」。馬奎斯點出了人心中的慾望與掙扎,也讓人看到南美土地上的種種悲哀與憂傷。弱者受到壓迫的悲哀,其實是世間普遍的共同災難;與災難相呼應的,則是人性中的伊底帕斯情節、貪婪與糾葛。最後,無論善良也好、貪婪也罷,終歸於冷漠無情的強風與無盡的百年孤寂,徒留一股深遠的遺憾予讀者。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讚美與困惑、崇拜與害怕

 

前陣子看過《天下》雜誌為安藤忠雄出版的專書後,對安藤先生的「光之教堂」印象深刻,但在看過史蒂芬‧霍爾(Steven Holl)的「聖依格那修教堂」後,才給我:「啊!原來教堂內部光的表現方式也有這樣的」感覺(請原諒我的孤陋寡聞),也讓我重新思考安藤先生的理念對每個人而言,都是最合適的嗎?我沒有宣揚「反安藤」理念之意思。只是,看著時下某些媒體在介紹安藤忠雄的建築時,幾近一面倒的崇拜與讚美,讓我感到有些害怕與困惑,所以我在此才會對安藤大師有些許的懷疑(應該說懷疑是針對媒體吧),但我個人對安藤忠雄先生的建築哲學與理念,乃至於其為人,其實是相當景仰的。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死亡聯想的建築

 

忘記在哪看到的一句話,說「認識死亡就等於掌握生命」,講的真好。對死亡之認識與理解,代表人承認自己終將面對此一必然事實。在我目前有限的閱歷中,示範最好的大概是聖嚴法師,他將自己的死亡做了一個完美的ending,真的是棒極了。不過,若不是弟子們能理解他的理念,也不敢有所違逆更動,更不會像一般人自以為是地加東添西,方能演出一場漂亮的示範。當中,多少也有社會高度的關注與遐想,這也令主事者們倍感壓力吧。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內建築師李清志教授在《建築異型》裡,談到〈自我治療的建築〉時,他說:

 

《聖經》有句話:「靜止,便知道我是神。」靜止(Be Still),正是現代人所需要的。現代人處在十倍速電腦時代,但加速的結果卻是哪兒也到不了,反而充滿了疑慮與恐懼。「靜止」、「等待」,讓我們的心靈可以重新發生作用。這個過程讓我回想起父親的座右銘,所謂「勞動是神聖的」,代表著勞動過程中對心靈的「沈澱」與「淨化」。親手建塔與勞動都讓我們可以從俗世的煩塵中脫身,重新讓自己的身、心、靈復原。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天下文化出版的《跟著安藤忠雄看建築》裡,我看到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及光之教堂照片的介紹後,我便試著將心中的激動與文字所營造出的一切純然美好之感受盡可能移除後,才稍稍感覺到自己對這兩棟宗教建築的想法何在。

 

先說水御堂好了,安藤先生是以建築來呈現佛陀的精神,用混凝土牆隔絕對外界的視線,曲折的參拜路徑象徵開悟的過程,蓮花水池象徵究竟涅盤的心境。從水池中間步道走下進入水御堂,象徵諸佛、菩薩開悟之後再乘願倒駕慈行,回到世間與眾生同在,也象徵佛在萬物中。西方的陽光由外照入,象徵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之光照耀世間,引領十方眾生邁向涅盤解脫之路。透過混凝土與巧妙的空間設計及安排,以人工提煉、最簡單的元素,來塑造出這樣的意境,設計人必然掌握佛教精髓,才能如是為之。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意於佳乃佳」是指不刻意要做到最好的時候,結果呈現出最好的狀況。我將其理解為:放空思緒,一切憑氣,以氣行,以氣勝,以氣長,以氣久。這又使我想起《星際大戰》裡絕地武士(Jedi Knight)的原力哲學,觀諸於其行其語,隱然有互相關連的地方。當然,與老子那句「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之意,誠然有相通之處。

 

毘沙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